新笔趣阁 > 重回1958,我有一个百货超市 > 第127章:捉知了

第127章:捉知了


夜幕降临,李辰溪与家人共享了一顿温馨的晚餐。
在没电的农村夜晚,生活显得格外单调。有伴侣的或许还能享受些甜蜜时光,而其他人则真的没什么娱乐节目。难怪只要有电影放映,全村的人都会倾巢而出,只为那一份难得的热闹。
李辰溪打着手电筒,踏上了夜色中的小路。
“辰溪,这是要去哪儿啊?”奶奶关切地问道。
“奶奶,我出去溜达溜达,家里太闷了。”李辰溪回应道。
“路上小心点,注意安全啊!”奶奶在后头叮嘱着。
外面,知了正发疯似地叫着,白天叫个不停也就罢了,晚上也不消停。李辰溪心里暗自嘀咕,今晚的目标就是这些扰人清梦的知了,特别是那刚出土的知了猴。
“十六叔,我们来啦!”
不一会儿,一群年轻人便聚集到了一起。有的人打着火把,更多的人则是摸黑前来。虽然月光皎洁,但大地还是显得有些朦胧,不过仔细辨认还是能看清楚的。
“话说回来,咱们这儿这么缺吃的,你们怎么就没想过捉知了猴来吃呢?”李辰溪忍不住提出了心中的疑惑。
知了猴可食用,这可是自古以来咱们中国人就知道的事儿啊!
有人苦笑回应:“十六叔,一来大家都累得不行,就想赶紧休息,明天还得干活呢,哪舍得把力气浪费在那点东西上。
二来,咱们顶多是点个火把出来,那玩意儿不好捉,太费力气了。”
说白了,有时候可能忙活半天,到头来得不偿失。
“再说了,知了得油炸了才好吃,咱们哪儿来的油啊?”
今晚要不是李辰溪找他们,他们才懒得出门呢。
李辰溪闻言,心里顿时明白了。原来,是自己有点想当然了。
有些东西,老百姓当然知道能吃,但得考虑实际情况,值不值得的问题。别以为就自己一个聪明人。
“捉到知了,今晚都去我家,我给大家油炸了尝尝。”李辰溪慷慨地说道。
知了这玩意儿,算是害虫之一。
它们吸取树液、产卵伤害树木、大量出现制造噪音污染。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知了的成虫还是幼虫,都会用尖锐的口器刺穿树木的表皮,吸取树液。
这种行为会减少树木的营养输送,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健康。
今晚,咱们就来个“为民除害”,顺便还能享受一顿美味。
另外,雌性知了在产卵时,会在树枝上刻意割开裂缝,这不仅仅是对树枝的物理损伤,更可能为病原菌的侵入打开大门,进一步削弱树木的生命力。
而它们的鸣叫声,在夏季的炎炎烈日下尤为响亮,大量知了的集体鸣叫汇聚成一片嘈杂,对人类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干扰。
但话说回来,世间万物皆有其两面性。
即便是令人厌恶的蚊子,在自然界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生态链中重要的一环。
知了亦是如此。
它们是众多鸟类、小型哺乳动物以及其他昆虫的食物来源,为这些生物提供了宝贵的蛋白质。
在知了的生命周期中,幼虫阶段在土壤中度过漫长的岁月,分解着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促进了营养物质的循环。
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份子,知了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当李辰溪提出去他家炸知了,且无需他们出油时,大家的积极性瞬间被点燃。蚊子腿再小也是肉,知了亦然。
“我知道哪儿的知了多,跟我来!”有人自告奋勇当起了向导。
一行人来到靠近山边的小树林。
“这儿就有,可以挖。”有人一眼就认出了地上那些藏着知了猴的小洞。
说到知了和知了猴,不少人容易混淆。
知了猴,通常指的是金蝉的幼虫阶段,也叫节老龟、罗锅等;而知了,则是金蝉的成虫。
很多农村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天还没完全黑下来的时候,知了猴是藏在洞里的。
它们从地底通过长长的地道钻出来,挖出一个接近地面的竖井,用前爪扒开一个小孔窥视天气。
这时,只需用手指或小木棍轻轻一捅,就能找到这些隐藏的知了猴。
至于如何有效捕捉知了猴,李辰溪心里也有数。
他听说过在后世有人会在树上绑胶带的方法,这是金蝉农场采收金蝉的主要手段,也是防止金蝉逃跑的妙招。
在树上绑上胶带,金蝉夜晚爬树时,一旦爬到胶带处便无法继续向上,只能束手就擒,真是“守株待兔”的绝妙方法。不过,李辰溪虽有胶带,此刻却不便取出。
“不用挖了,大家快看树上!”李辰溪招呼道。
众人抬头,顺着他手电筒的光束,只见树干上密密麻麻地趴着十几个知了猴,数量之多,令人咋舌,捉起来简直易如反掌。
天一黑,知了猴便纷纷破土而出,直奔最近的树木而来,这是捕捉它们的最佳时机。晚上八、九点钟,正是树上摸知了猴的黄金时段。
大家迅速行动起来,甚至自发分成了几个小组,有的举火把照明,有的爬树捉知了猴,还有的在树下负责捡拾。
这样的分工合作,使得捕捉知了猴的效率大大提高。
“我的天!这也太多了吧!”村里的年轻人都惊讶不已。
他们虽然知道有知了猴,但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场面。
这也不奇怪,毕竟谁会在大半夜不睡觉,跑出来捉这玩意儿吃呢?
也就李辰溪有这个闲情逸致。
不一会儿,众人便捉满了一桶。
没错!是满满当当的一桶!
这同样出乎李辰溪的预料,他大喊道:“谁愿意提回去?直接提到我家去,让我奶奶找几个麻袋来装。”
这些知了猴,就算吃不完,也可以卖掉。毕竟知了猴在中药里可是个宝贝,肯定有人收,只是价格高低的问题。
李辰溪心里盘算着,难怪后世有人靠捉知了猴都能发家致富。这东西,晚上太容易捉了,而且价格还不低,想不发财都难啊!
“我去!”有人自告奋勇地提起那桶知了猴,转身就往李辰溪家走去。
“十六叔,你看,那傻鸟在睡觉呢!”突然,有人指着树上笑道。
大家循声望去,只见树枝上站着一只鸟,一动不动。
李辰溪知道,很多鸟类和人一样,都是晚上睡觉的,当然也有一些“夜猫子”除外,比如猫头鹰。
鸟类在夜晚休息时,通常会进入一种静止状态,表现得一动不动,甚至闭着眼睛,有时还会把头缩进羽毛里。
这是鸟类正常的睡眠姿势,与人类晚上睡觉时的状态颇为相似。
“捉了,那也是肉嘛!小心点,别把它惊醒了。”李辰溪才不在乎什么破坏生态呢!
如果他拦着不让捉,那才叫不正常,别人肯定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他。
“看我的,不用担心!这种鸟睡得可死了,随便捉。”说话间,那小子已经窜上了树,动作敏捷得像只猴子。


  https://vvadz.cc/book/28381560/400201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