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重回1958,我有一个百货超市 > 第126章:拉人下水

第126章:拉人下水


午后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医院的走廊上。
大爷陈白术眉头紧锁,手里紧紧攥着一沓资料,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救心丸研发的各种数据和难题。
最近这段时间,为了救心丸的事儿,他可谓是绞尽了脑汁,却始终找不到突破的方向,心情犹如这阴沉沉的天气,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老陈,在这儿发愁呢?”一道声音突然从身后响起。
陈白术回头一看,原来是钢铁厂医疗室的老李。老李平日里和陈白术交情不错,两人在医学交流上也颇为投缘。
“唉,老李啊,正为救心丸的事儿头疼呢。”陈白术苦笑着摇摇头,脸上的疲惫显而易见。
“先别想那些了,跟你说个事儿。明天有个中医界的交流会,你有没有兴趣去凑凑热闹?”老李一脸神秘地说道。
“交流会?”陈白术微微一愣,满脸疑惑,“我怎么没收到通知呢?
按说这种活动,多少也该给我透个信儿吧。”他心里清楚,自己在中医界虽说不算声名显赫,但也兢兢业业干了这么多年,没道理被完全忽视。
可如今连个邀请都没有,这让他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暗自猜测是不是自己资历尚浅,人家压根没把他放在眼里。
“可不是嘛,这次交流会规格挺高的,据说不少中医界的大腕都会出席,还有一些崭露头角的新秀也会登台亮相。”
老李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脸上满是期待的神情。
“哦?那你收到邀请了吗,老李?”陈白术好奇地问道。
他知道老李在钢铁厂医疗室那可是顶梁柱般的存在,医术精湛,在厂里威望颇高。要是老李都没收到邀请,那这事儿可就有些蹊跷了。
老李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闪过一丝落寞:“我也没收到。
不过我们厂分到了一个名额,金医生对中医向来不感兴趣,我明天又刚好有其他要紧事儿脱不开身,所以就想着问问你,你愿不愿意去?”
陈白术一听,眼睛放光了。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啊,既能接触到中医界的诸多前辈和同行,交流交流经验,说不定还能在救心丸的研发上得到一些启发。
想到这儿,他连忙说道:“去,当然去!太谢谢你了,老李!你可真是雪中送炭啊。”
老李看着陈白术兴奋的样子,笑着摆了摆手:“谢啥,大家都是为了医学事业嘛。对了,你刚才在写啥呢?”他瞥见陈白术手中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陈白术低头看了看笔记本,微微叹了口气,说道:“这次下乡义诊,真的让我感触太深了。咱们国家农村的医疗资源,实在是太匮乏了。
就拿离帝都这么近的李家庄来说,老百姓看病都难成那样,那些偏远地区的农村,情况简直不敢想象。”说着,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忧虑和无奈。
老李听了,也不禁跟着叹了口气:“是啊,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培养一个合格的医生,谈何容易啊。现在咱们国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医生资源。
那些高级医生,更是百分之九十几都扎堆在城市里。”
说到这儿,老李顿了顿,接着说道:“其实这也能理解,农村的条件摆在那儿,就算有高级医师愿意去,也很难施展拳脚。
没有相应的设备和资源,医术再高也受限啊。
所以医疗资源往大城市集中,配备更好的条件,也是无奈之举。
可这样一来,老百姓要是得了大病,就只能往城里跑,遭罪啊。”
陈白术点了点头,深以为然:“所以,我一直在琢磨,咱们能不能想个办法,快速培养一批适合农村的医生,就像……
就像那种能快速上手,解决老百姓常见病症的医生。”其实,这个想法源自李辰溪和他的一次深入交谈。
那天,李辰溪找到陈白术,神色凝重地和他谈了两件事。
一是救心丸的研发,二就是农村医疗现状及解决办法。
李辰溪详细地向陈白术描述了农村看病难的严峻形势,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
能不能整理出一套通俗易懂的医疗手册,让有点文化基础的人,经过简单培训就能上岗,为村民们看病治病。
说白了,李辰溪希望能让《赤脚医生手册》提前问世,给广大农村地区带来医疗的曙光。
当然,李辰溪心里也清楚,这绝非陈白术一人之力就能完成的艰巨任务。
他跟陈白术说这些,就是希望借助陈白术的人脉和影响力,将这个想法传播出去,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毕竟,前世那本《赤脚医生手册》可是众多医学院校的专家们共同努力的结晶。
那些学识渊博的专家们,首次从基层实际需求出发,深入了解农村医疗条件,把复杂高深的医学知识,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最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病症诊断和治疗的普及。
那本书摒弃了传统医学教材按解剖学、生理学、生化学、药理学顺序讲解的模式,而是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条理清晰、简单易行、注重实效,堪称大众医学教育普及的经典范例。
前世,它被老百姓们奉为“神书”,只要识字,就能照着书上的指导,当个能应对常见病症的赤脚医生,对当时占疾病发病总量99%的各类常见病,都能快速诊断并依书治疗。
这本手册问世后,助力国家培育出大量基层赤脚医生,切实解决了农村长期存在的看病难困境  。
而如果没有李辰溪的介入,按照历史进程,这本《赤脚医生手册》或许也会在几年后诞生。
五年后,伟人得知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落后状况,大为震惊和愤怒,直言:
“卫生部这样子,哪还像是人民的卫生部?倒不如直接改叫城市卫生部,或者老爷卫生部,干脆就叫城市老爷卫生部得了!  ”
这话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69年,《赤脚医生手册》终于得以出版发行。
据统计,这本书的问世,直接催生了超过一百五十多万名赤脚医生,为改善农村医疗状况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刻,陈白术把这个想法说给老李听,老李听后,惊讶得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老大,半天合不拢:“老陈,你这想法……可太惊人了。
就凭咱俩,要完成这样一部著作,难度简直太大了,简直是天方夜谭啊。”老李一边说着,一边不住地摇头,满脸都是怀疑的神色。
陈白术苦笑着挠了挠头:“我知道这事儿不容易,之前答应李辰溪的时候,想得挺简单,可真到动手的时候,才发现脑袋里一团乱麻,根本不知道从哪儿下笔。
现在我是真切体会到这任务的艰巨性了,所以才跟你念叨念叨,看能不能把你也拉进来,一起想想办法。
而且,我还打算把我已经退隐的老师也请出山,大家一起努力。”
说到这儿,陈白术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心里清楚,要是真能完成这样一部造福百姓的著作,那必将名垂青史。说自己对这份荣誉不动心,那肯定是假话。
“所以啊,老李,我这是来邀请你一起干大事呢。
其实,这个想法最初是我院子里的李辰溪同志提出来的。你也知道,他这人啊,就爱琢磨那些对老百姓有好处的事儿,脑袋里总有各种新奇的点子。”
陈白术最后特意把李辰溪搬了出来,他知道李辰溪在外面名气不小,说不定能借此增加这个提议的说服力。
“哦?就是那个发明了压水井和太阳灶的李辰溪?”老李微微一愣,显然对李辰溪也有所耳闻。在这一片儿,李辰溪搞的那些发明创造可没少引起轰动。
“没错,就是他。他跟我讲了很多,我觉得他的想法并非毫无道理。
一会儿我再去找老金谈谈,虽说我和他在一些医学理念上有分歧,但只要是为了老百姓好,那些分歧都不算啥。”陈白术认真地说道。
李辰溪还跟陈白术强调过,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只要能治病救人,能为老百姓服务,都可以纳入到这本手册里。老李听了这话,心里不禁有些激动起来。
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不仅是一个造福百姓的好机会,说不定还能让自己在医学领域更进一步,收获功名和荣誉。
“老陈啊,这可不是咱俩能独自完成的大工程,得有更多同行参与进来才行。”老李虽然内心激动,但还是保持着几分冷静,理智地分析道。
“那是自然,我心里有数。我打算先请我老师出山,你也帮忙拉些人进来。
明天我去参加交流会,看看能不能再多争取些人支持。”陈白术信心满满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志在必得的劲儿。
“行,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也加入。这李辰溪同志,还真是不简单啊!”老李最终点了点头,答应了陈白术的邀请,同时也忍不住对李辰溪赞叹起来。
陈白术微笑着点头表示赞同:“是啊,他确实厉害,在我们四合院,那可是最有出息的青年,大家都对他心服口服。”
在四合院众人眼中,李辰溪的聪明才智和那份为百姓着想的热心肠,那都是有目共睹的,这一点,谁都无法否认。


  https://vvadz.cc/book/28381560/400201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