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重回1958,我有一个百货超市 > 第60章:老程的心病

第60章:老程的心病


“素琴呐!素琴!快出来瞅瞅,外头有俩小孩,说是你外甥找你呢!”王大妈站在后院,扯着嗓子大声喊道,声音在院子里回荡。
从后院靠右角落那间略显陈旧的房子里,走出一位妇女。
她身形瘦弱,面容和善,手里还捏着尚未完工的针线活。
听到王大妈的呼喊,她先是一愣,脸上瞬间浮现出疑惑的神情。
“我外甥?”黄素琴低声自语,脑海中如闪电般划过姐姐家两个孩子的模样。
自从姐姐离世后,她便与那两个孩子断了联系。
究其原因,主要是她和姐夫的关系一直不睦,她总觉得姐夫这人冷漠薄情。
姐姐去世时,姐夫那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让她心灰意冷,自那以后,便鲜少关注姐姐留下的这两个孩子。
其实,黄素琴心底对这两个孩子还是颇为疼爱的。
尤其是当她得知自己丈夫不能生育后,这份喜爱愈发浓烈,总想着若能有孩子承欢膝下该多好。
“没错,那俩孩子一口咬定是你外甥,你赶紧出去看看吧,怪可怜见儿的。
”王大妈见黄素琴愣在原地,又催促了一句。
“哎!这就来。”黄素琴赶忙应道,手上的针线活随意往桌上一放,脚步匆匆地朝着前院奔去。
当她瞧见院门口那两个孩子时,险些没认出来。
一方面,多年未见,孩子的模样有了很大变化,个头蹿高了不少;另一方面,眼前的两个孩子瘦得皮包骨头,面色蜡黄,与她记忆中活泼可爱的模样大相径庭。
可细细端详,在他们眉眼之间,依旧能寻到姐姐的影子。
“姨!”年长一些的胜利率先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怯意,随后轻轻扯了扯弟弟胜义的衣角,示意他也打招呼。
胜义这才畏畏缩缩地跟着喊了一声“姨”,同时右手下意识地往身后缩,试图遮住裤子上那道醒目的裂缝,左手则局促地垂在身侧,眼神中满是不安,生怕被眼前的小姨嫌弃。
看到这一幕,黄素琴眼眶瞬间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她快步上前,一把将两个孩子揽入怀中,仿佛抱住了世间最珍贵的宝贝,又似是抱住了两个饱经苦难的小可怜。
“造孽啊!你们爹到底咋把你们弄成这样的?”黄素琴既心疼又愤怒,声音中带着些许颤抖。
胜利见小姨询问,像是找到了倾诉的出口,积压在心底多年的委屈如决堤的洪水般倾泻而出。
他将这些年遭受的种种不公,包括前不久弟弟饿晕在路边的可怕经历,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小姨。
黄素琴越听越气愤,拳头不自觉地握紧,心中燃起熊熊怒火,恨不得立刻去找那个“人渣”姐夫理论一番,问问他为何如此狠心对待自己的亲生骨肉。
“素琴呐,先别气坏了身子。
当务之急,是带孩子们进去洗个澡、换身干净衣裳,再弄点吃的给他们垫垫肚子。”一旁的王大妈实在看不下去,轻声提醒道。
她作为旁观者,听到孩子的悲惨遭遇,都觉得揪心不已,难以想象这是亲生父亲所为。
“对对对,瞧我这脑子。”黄素琴如梦初醒,连忙拉着两个孩子,脚步匆匆地往后院走去。
此时,前院的妇女们早已围聚在一起,小声议论起来。
“素琴一直没孩子,依我看呐,干脆把这俩孩子留下来自己养算了,以后也好有个依靠,给她养老送终。”一位身形微胖的妇女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笃定。
“话是这么说,可人家亲生父亲能答应吗?毕竟是亲骨肉啊。”另一位扎着马尾辫的妇女提出质疑,微微皱眉。
“他还有脸不同意?都把孩子折磨成这样了,哪像个当爹的!”胖妇女撇了撇嘴,满脸不屑。
“这可不好说,再怎么着,人家也是孩子的亲生父亲,有这层关系在呢。”马尾辫妇女坚持自己的看法,摇了摇头。
“真是虎毒不食子,他这么做,简直没人性!”又有一位妇女忍不住插话,满脸愤慨,义愤填膺地说道。
……
回到家中,黄素琴这才注意到胜利手中紧紧提着一个破旧的袋子。
此前她还以为里面装的是兄弟俩的衣物,可伸手一碰,触感却不太对劲。
“胜利,这袋子里装的啥呀?”她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轻声问道。
“姨,我刚刚跟您说弟弟饿晕的事儿,就是有个骑自行车的好心人,路过时给了我们几个芋头,我们吃了一个,剩下的都在这儿呢。”胜利一边解释,一边小心翼翼地打开袋子,将里面的芋头展示给小姨看。
袋子里,几个芋头静静地躺在那里,表皮带着些许泥土,在黄素琴眼中,却仿佛散发着别样的光芒。
“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啊!哪像你那糊涂爹,简直不是人!”黄素琴感慨万千,心中对那个不负责任的姐夫愈发鄙夷。
“胜利,你们可得记住人家的恩情,往后要是有机会,一定要报答人家。”黄素琴语重心长地叮嘱道,眼神中满是期许。
胜利用力地点了点头,认真地说:“小姨,我记住了,恩情不能忘。”
黄素琴心中暗自庆幸,这两个外甥虽然历经磨难,却没被生活磨灭善良与感恩之心,着实难得。
随后,她打来热水,准备给两个孩子搓澡。
当看到孩子们瘦弱的身躯,肋骨根根分明,身上几乎没有几两肉时,她的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
她在心里暗暗咒骂那个狠心的姐夫,祖宗十八代都被她在心底问候了个遍。
家中没有适合孩子穿的衣服,黄素琴只能厚着脸皮,去邻居家借。
好在院子里的邻里关系向来和睦,大家听闻缘由后,纷纷伸出援手。
不一会儿,黄素琴便借来了两套旧衣服。
衣服上补丁摞补丁,款式也老旧,穿在孩子身上松松垮垮不太合身,但在这紧急关头,也只能将就了。
接着,黄素琴走进厨房,生起火,煮了两碗面。
犹豫片刻后,她又从柜子里拿出两个鸡蛋,轻轻打进锅里。
看着锅里翻滚的面条和渐渐成型的荷包蛋,她的心思却早已飘远,脑海中一直在盘算着如何才能把这两个孩子留在身边抚养。
两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端上桌,香气扑鼻。
胜利和胜义盯着面条,眼中满是渴望,可懂事的他们并没有立刻动手,而是看向哥哥胜利,等待他的示意。
在这个艰难的世道里,他们早已学会了谨慎与克制,知道不能随意行事。
“快吃吧,孩子们,别饿着了。”黄素琴轻声催促,声音温柔得如同春日暖阳。
“姨,不用这么好的,能有口吃的就行。
我和弟弟有力气,能帮姨丈干活。”胜利懂事地说道,稚嫩的脸上写满了坚定。
在他的认知里,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换取食物,否则就会被嫌弃,被赶走。
黄素琴心中一酸,既为孩子们的懂事感到欣慰,又为他们遭受的苦难心疼不已。
“傻孩子,快吃吧,你们这点饭量,哪能把小姨和姨丈吃穷呀。
要是早知道你们过得这么苦,就该早点把你们接过来。”黄素琴眼眶微红,轻轻摸了摸胜利的头说道。
兄弟俩听了小姨的话,这才拿起碗筷,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每一口都吃得无比珍惜。
“吃饱了就在院子里待着,千万别跑出去,外面乱。
小姨这就去找你们姨丈,跟他商量商量你们的事儿。”黄素琴实在坐不住,匆匆叮嘱了一句,便起身出门,朝着丈夫工作的机修厂走去。
机修厂规模不大,是挂靠在第一钢铁厂下面的小厂,厂里总共不到一千名工人。
黄素琴的丈夫程四光,是车间的组长,同时还是一名六级机修员。
他技术精湛,在厂里颇受领导赏识,工资待遇也不错,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一直以来,夫妻俩心中都有一块心病,那就是没有孩子。
“老程,我姐家那俩孩子,胜利和胜义,来咱家了。
他们……”黄素琴找到丈夫,将两个外甥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详细讲述了一遍,随后忐忑地说出了自己想收养孩子的想法。
程四光听完,心中猛地一震,原本平静的内心泛起层层涟漪,整个人陷入了沉思。
其实,他们夫妻二人一直有领养孩子的打算。
如今世道艰难,城里到处都是进城逃难的百姓,街道办每天都为安置这些人忙得焦头烂额。
对于成年人,街道办尚可让他们自寻出路,但孩子们却不能不管。
因此,街道办一直在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家庭领养孩子,给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家。
可是,领养那些来历不明的孩子,风险着实不小。
毕竟不清楚孩子的身世背景和性格秉性,谁也不知道会养出个什么样的孩子。
虽说有人觉得孩子可以慢慢教,只要用心,石头也能捂热。
但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到了一定年龄,性格基本定型,想要改变谈何容易。
当然,也有例外,有些调皮捣蛋的孩子,经过悉心教导,也能走上正途,只是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
“素琴,你先回去吧,让我好好想想。”程四光强压内心的激动,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缓缓说道,“咱们得想个周全的办法,把孩子和他们父亲那边彻底断绝关系,不然以后麻烦事儿肯定不少。”
他并非担心孩子会离开他们回到亲生父亲身边,以他对自己和妻子的信心,有足够的爱和能力让孩子留下来。
他真正担忧的是,孩子的亲生父亲若知晓孩子被他们收养,日后可能会无休止地来索要钱财,打秋风,这是他们无法忍受的。
“嗯,好,那我先去布店买点布,胜利和胜义都没件像样的衣服穿。”黄素琴说着,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布票。
程四光微微摇头,说道:“别买布了,直接去买成衣吧,也花不了多少钱。
既然决定收养孩子,该花的钱就得花。
凭我的工资,养一家四口绰绰有余。”
既然已经动了收养外甥的心思,程四光便不再吝啬。
他深知,这两个孩子经历了太多苦难,需要用更多的关爱和物质来弥补他们缺失的童年。
回到车间后,程四光的心却怎么也安定不下来。
手中的工具似乎变得格外沉重,平日里熟练的工作流程,此刻也频频出错。
工友们察觉到他的异样,一番打听后,得知了事情的原委,纷纷围过来给他出谋划策。
大家都知道,老程多年来一直渴望有个孩子,如今这或许是个难得的机会……


  https://vvadz.cc/book/28381560/400201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