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朋友要搞多点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不是戏神
野狗骨头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三嫁咸鱼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老支书向来目光敏锐,早从李辰溪操办压水井那事起,便隐隐察觉到这后生绝非池中之物。
压水井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村而言,那可是意义非凡,绝非普通物件能比。
自那时起,老支书心里就揣着个念想,觉得李辰溪保不齐能在更大的舞台上崭露头角。
可即便有了这般心理准备,当亲眼瞧见李辰溪的事迹白纸黑字登在报纸上时,他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
在他们这些质朴的村民眼中,上报那可是天大的事儿,能上报的人,必定是有着非凡能耐、令人敬仰的大人物。
“快,给我瞅瞅。”老支书一激动,手里正忙活的分扣肉之事瞬间被抛到九霄云外。
他三步并作两步,急切地从老爷子手中接过报纸,眼神里满是兴奋与好奇,逐字逐句地研读起来。
当看到文章里提及他们李家庄时,老支书脸上的笑容瞬间绽放,那笑意如同春日暖阳,怎么也藏不住。
原本满是皱纹的脸,此刻因这欣喜的事儿,仿佛都舒展了几分。
“小叔,这报纸……”老支书刚开口,话还在嘴边打转,就被老爷子像赶苍蝇似的给截断了。
“哼,想要自己买去,这张我可得好好收着。”老爷子心里跟明镜似的,这报纸就是孙子的荣耀勋章,往后和村里人唠嗑吹牛,往桌上一摆,那场面,谁还敢跟他高声大气地说话?这面子可太足了,得好好拿捏住。
老支书碰了一鼻子灰,尴尬地笑了笑,挠了挠头,双手小心翼翼地把报纸递回给李辰溪的爷爷。
那模样,就像做错事的孩子,带着几分讪讪的意味。
接下来,便是分扣肉的环节。
村里但凡七十岁往上的老人,都满心欢喜地领到了一碗扣肉。
虽说一碗里头仅有三块,可每一块都厚实得很,大半个巴掌大小。
扣肉肥瘦相间,层次极为分明,色泽诱人,看着就叫人垂涎三尺。
用筷子夹的时候,可得万分小心,稍一用力,这软糯酥嫩的扣肉便会断开,仿佛在无声地宣告自己的娇贵。
老支书今年七十一岁,自然也在分肉之列,乐呵呵地接过属于自己的那一碗。
老人们纷纷向李辰溪和他的爷爷奶奶表达诚挚的谢意,那一声声感谢,饱含着岁月沉淀下来的质朴与真诚。
随后,他们双手捧着这碗珍贵的芋头扣肉,脚步轻快地往家走去。
大家心里都门儿清,这样的美味,平日里一年都难得吃上一回,必须拿回家和家人一同分享这份难得的幸福。
而且,吃完之后,他们还记挂着要把碗洗净送回来,质朴的他们,深知有借有还的道理。
没有一位老人在现场就把扣肉吃掉,大家心里都装着家人,想着把这份美好带回家,让家人也能尝尝这难得的滋味。
很快,李辰溪上报以及分扣肉的事儿,就像长了翅膀一般,在村里四处传开,家家户户都知晓了此事。
村民们听闻报纸上还提到了李家庄,顿时觉得脸上光彩照人,仿佛自己也跟着沾了莫大的光。
在那个年代,集体荣誉感深深扎根在每个人心中,大家都把村子的荣誉视为自己的荣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对于李辰溪分扣肉的做法,那些因家里没有七十岁以上老人而没分到的村民,心里虽有些羡慕,却毫无埋怨之意。
毕竟李辰溪分得公平公正,按年龄一刀切,不偏不倚,谁家没个老人呢?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事儿怪不得李辰溪。
“唉,我家老爷子就差一岁啊,要是再大一岁,也能吃上这美味的扣肉了。”有村民满脸遗憾地感叹道,那模样,仿佛错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
旁边的长辈听了,没好气地踹了他一脚,笑骂道:“你这小子,就惦记着扣肉,咋不想着让老爷子多享几年福呢?”
这边,李辰溪端出一盆热气腾腾的高粱饭和三碗芋头扣肉,冲着正在挥汗如雨盖房子的人们大声喊道:“志明哥,先让大伙吃饭吧,都忙活半天了,肚子该饿瘪啦。”
“行嘞!”李志明扭头瞧了瞧那些伙计,只见他们一个个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扣肉,那馋样儿,就差流口水了。
李志明心里明白,再拖着大伙吃饭,可就不地道了,赶紧应下。
众人纷纷放下手里的工具,拿起自己的碗,一路小跑着跑去洗净,而后围到那盆高粱饭前。
李志明一边给大家盛饭,一边叮嘱道:“两人分一碗芋头扣肉哈,大伙都省着点,还能留一块带回家给家里人尝尝。”
一碗里有三块扣肉,两人分一块,这样算下来,每个人还能剩下一块拿回家。
大家心里都有数,就着高粱饭,吃半块扣肉已然十分满足。
况且,这高粱饭的品质上乘,比村食堂的要好上不少。
再搭配上吸收了扣肉油脂的芋头,那味道,简直绝了,堪称人间至味。
“要是每天都能吃上一块扣肉,那日子可就美上天了。”有人一边吃着,一边忍不住小声嘀咕,声音里满是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那扣肉的口感,软嫩得如同豆腐一般,放进嘴里,轻轻一抿,几乎不用怎么咀嚼,便在舌尖化开,满嘴都是浓郁醇厚的油香,让人陶醉其中,欲罢不能。
“你这不是白日做梦嘛!一个月能吃上一回,你都得去庙里烧高香咯!”李志明笑着骂道。
在如今这艰难的年景下,大家都清楚,能吃上肉是多么难得的事儿,更别说天天吃了,那简直是奢望。
屋内,李辰溪和家人们正围坐在一起,共享这顿丰盛的美食。
“奶奶,这块扣肉肥瘦正好,您尝尝。”李辰溪细心地在碗里挑出一块最适宜老人吃的扣肉,小心翼翼地夹到奶奶碗里。
他心里清楚,老人家消化功能弱,太肥的肉不好消化,像三叔他们干重体力活的,倒是可以多吃点肥肉补充能量。
老太太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开心地吃起孙子夹的扣肉,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神情,尽情享受着这份来自亲孙子的孝顺。
那模样,仿佛这世间最美好的事儿,也不过如此。
“辰溪啊,你这厨艺,都快赶上大厨了,这扣肉做得,太好吃了。”李旭强一边狼吞虎咽,一块扣肉两口就下肚了,一边含糊不清地夸赞道。
在他心里,这扣肉的味道,比之前吃过的腊肉、腊鸭都要美味得多,村里食堂师傅做的,根本没法与之相提并论。
其实,李辰溪心里明白,自己厨艺也就那样,主要是靠各种香料提味。
这就和后世那些美食博主似的,各种调料一股脑儿地放,味道能不好嘛,就算食材差点,经过这么一加工,也能变得香气四溢。
老爷子今天心情格外舒畅,多喝了两杯酒,脸上泛着红晕,整个人喜气洋洋的。
平日里沉稳内敛的他,此刻也难掩心中的喜悦。
“我这手艺,跟那些专业厨师比起来,还差得远呢,就是瞎做,大家爱吃就行。”李辰溪谦虚地笑着回应,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丝毫没有因旁人的夸赞而沾沾自喜。
“大哥做的饭最好吃啦,比我娘做的还好吃。”来才在一旁赶紧附和,那小嘴跟抹了蜜似的。
为了讨大哥欢心,他可劲儿地说着好话。
“嘿,你这小子!”三婶在一旁听了,又好气又好笑,伸手轻轻敲了下来才的脑袋。
她心里想着,要是自己有这么好的食材,做出来的饭菜肯定也不差,关键是平时哪有这么好的东西让她施展厨艺啊,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三婶正抱着倩倩,小家伙刚喝了奶粉,安静地睁着大眼睛,滴溜溜地转,好奇地张望着大家吃饭,模样可爱极了。
那灵动的眼神,仿佛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无尽的好奇。
等大家吃饱喝足,来福他们几个孩子离开后,老太太悄悄从屋里拿出一个苹果,塞到李辰溪手里。
在老太太心中,最疼爱的始终是自己的亲孙子,不管来福他们多懂事、多乖巧,都没法替代李辰溪在她心里的位置。
那苹果,在老太太手中仿佛承载着无尽的爱意。
“奶奶,我下午得回城里了。
今晚有个发小搬家,摆了酒席,我得去凑凑热闹。”李辰溪跟老太太说道。
他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整理着自己的衣物。
“是不是上次来咱村的那个小伙子呀?”奶奶笑着问道,脸上带着慈祥的神情,眼中满是对孙子的关切。
李辰溪点点头,回答道:“嗯,就是他。”他想起和发小的种种过往,脸上也浮现出一抹笑意。
“行,那你去吧,出门在外,朋友多了路好走,多和人家亲近亲近。”老太太可不是那种见识短浅的人,她深知城里的复杂,明白多交朋友、少树敌的重要性。
特别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这种关系更要维护好。
自家孙子在城里无依无靠的,多交点朋友,把周围关系处好,以后遇到啥事儿也有个照应。
“奶奶,您就放心吧,我在城里朋友可多了,大家都处得挺好的。”李辰溪自信满满地说道,语气里透着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
老太太对孙子这话深信不疑,毕竟孙子经常带些稀罕好东西回家,要是没点人脉关系,哪能弄到这些呢?她看着孙子,眼中满是骄傲与欣慰。
就在这时,56号院门口出现了两个孩子。
他们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衣服上满是补丁,有些地方甚至线头都露了出来。
手里提着一个破袋子,里面不知道装着什么,在院门口犹犹豫豫地徘徊着,时不时朝院子里张望,眼神里透着胆怯与期待。
“小孩,你们在这干啥呢?找谁呀?”一位大妈早就注意到这两个孩子了,看他们的模样,心里猜测着,估计是从乡下来投奔亲戚的。
最近城里到处都在传,城外农村日子不好过,好多人都往城里跑,想找点活路。
他们街道上已经出现好几个逃荒的人了,还有人把孩子丢在街道办门口,可把街道办的人愁坏了。
管吧,没那么多粮食;不管吧,又怕出事儿。
“大妈,我们找黄素琴。
”年纪稍大一点的男孩怯生生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紧张和期待。
他一边说着,一边不自觉地抓紧了手里的袋子。
“找素琴的?你们跟她啥关系啊?”大妈心里已经有了几分猜测,便接着问道。
她上下打量着这两个孩子,眼中满是疑惑。
“她是我们小姨。”男孩回答道,眼神里透露出一丝希望。
他抬起头,眼巴巴地看着大妈,仿佛大妈就是他们的救星。
“哦,这样啊,那你们在这等着,别乱跑,我进去问问。
”大妈叮嘱道,然后转身往后院走去。
大妈心里清楚,黄素琴两口子日子过得还算安稳,没有老人要赡养,也没有孩子要照顾,要是这两个孩子真是她外甥,说不定还能收留他们……
https://vvadz.cc/book/28381560/4002016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