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半年之期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伪装学渣
铁血残明
玄鉴仙族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清帝,朕愿以宁远城交换太上皇,但此事干系重大,所耗时日恐怕不下数月......待朕说服大臣以后,便会马上同清帝进行交割!还望在此之前清帝照顾好朕的父皇,莫要让他老人家受了委屈......”
宁远城外的清军大营。
当皇太极看完朱慈烺写来的书信后,他整个人都陷入沉思中。
“这小皇帝当真要用宁远城交换他的父皇吗?”
皇太极半信半疑。
困惑的他叫来祖大寿询问。
“你可见过崇祯帝的太子?”
祖大寿先是摇了摇头,然后开口回道,“皇上,臣确实没见过。不过,臣听说过这位太子的事情。据说,老皇帝从小就给他请来名师教授课业,此子不仅学文,还特地跟宫里的侍卫总管学了骑术跟武艺......”
“臣知道这位太子如今应是16、7岁的年纪,而今连婚配都没有......”
祖大寿把自己知道的信息都告诉皇太极。
皇太极把信递到他的面前。
待祖大寿翻看之后,皇太极这才继续问道,“你觉得此子有可能拿宁远城换老皇帝吗?”
祖大寿陷入沉思。
半晌,他才回道,“臣以为有这个可能!”
“或许这位新皇帝并不在乎能不能换回老皇帝,可是,明国的朝廷一向是乌烟瘴气的。尤其是那些言官,他们可最会没事找事,不管有什么都会站出来冲皇帝开炮......”
“臣估计,或许有可能是明国的朝堂上对此事看法比较大,而小皇帝又不想丢了面子,更不想让大臣们议论,所以有此打算......”
“这是其一。其二的话,辽东军每年的军费开支可是大几百万两的,如今宁远城孤悬在外,虽然是辽西走廊的屏障,可明国朝廷并未有足够的钱粮来支撑......”
“反正此前我军也突破宁远城打到过山海关下的,有可能明廷的一些大臣会觉得放弃宁远能节省很大的一笔兵饷......”
祖大寿的一阵分析让皇太极再度沉默。
若是能用崇祯换到宁远城的话,那对于清廷来说可是一件大好事。毕竟,老皇帝那样子实在虚弱,看起来稍微不小心就有可能死在这里。
万一他死了,那他的作用就没了!
还不如趁着他死掉之前将他送回。
反正老皇帝不是还有一个儿子在这里吗?再说了,万一有机会,不但可以借机夺了宁远城,到时候一样可以把老皇帝留在辽东!
总之,怎么看着都是一笔可以考虑的买卖!
“好,既然如此,那朕便给明人一点喘息的时间。如今冬季到了,先让我们挨过这个冬天再说!待来年春夏之际,我军有的是时间南下去袭扰他们......”
皇太极下定决心之后,也给朱慈烺写去一封书信。
同时,他还带领一万精骑准备从宁远城外撤兵。
尽管后面都是清廷的地盘,可战线过长补给起来也不容易。这又不是在明国的地盘上作战可是到处乱抢,如今他们一直留在这里,那就必须依赖盛京那边的后勤!
皇太极可是很清楚的,看似平静的朝廷实则并不平静,多尔衮多铎那些不服他的可一直都在暗中积蓄力量。
“走!”
“撤军。”
皇太极的军令一下,宁远城外顿时又是一片白茫茫的。
守在城头上的吴三桂看着送过来的书信以及撤退的清军,心中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胡国柱,派一些斥候跟着鞑子,看他们到底是真撤退还是假撤退!”
“诺。”
吴三桂心中揣摩起来,“若是鞑子真回去了,那不如过些时日我就去一趟京城!皇上跟妹子的大婚即将来了,到时候我可不能缺席啊!”
“指不定皇上一高兴,到时候还给我封个爵位什么的!这可是我老吴家天大的喜事......”
————南京。
海关衙门。
自从朱慈烺监国之后,这个机构便成了他重点建设的对象。为此他不惜提拔没有根基且年轻的张煌言来出任海关总长。
考虑到张煌言有些年轻,朱慈烺害怕各地的官吏轻视他,他甚至还专门允许海关衙门可从地方卫所调拨兵马执行缉私任务。
有了皇帝的支持,张煌言的任务可是轻松不少。
到达南方以后,他发现地方上的官员们各种掣肘。
哪怕朝廷已经明令私船可以下海贸易,可仍然有一些挂靠在当地大族或官员们身上的民间船队在想办法逃避税收。
如此行径也让张煌言颇为恼怒。
于是他果断从卫所调拨兵马开始在各处抓捕走私的船队。
经过他一个多月的时间折腾下来,海关衙门也总算是有了一点成绩。
府衙内,张煌言坐于案桌前等待结果,在他身旁的是府衙请来的账房先生。一群人拿着算盘和账目噼里啪啦算了好一阵,待总的结果出来之后,才有一名小吏将文书呈送上去。
张煌言深呼吸一口气,脸上充满期待,却又有些担忧。
当他朝文书上的数字看去之时,张煌言整个人都有些吃惊。他反复确认了好几次,才终于是笑着松了一口气。
“才两月多的时间就收到五十一万三千六百二十一两的税,这还只是冬季.....如此下来的话,一年或许能有数百万两的收入!”
张煌言想到能够完成皇帝交代给他的任务,于是赶忙派人把这些钱取出五十万两押解京城,同时他还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
七八天之后,送往京城的银子都还没到,但这道奏折已经摆上了朱慈烺的御案。
当他看到海关衙门顺利收到商税之后,朱慈烺也多少松了一口气。
收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在他带兵打赢了这几场仗,同时又让张煌言这种能力出众的人带着兵权去办事,否则的话恐怕等明朝灭了这钱也是收不上来的。
“吴忠,来,替朕代笔。”
“朕说你写。”
朱慈烺准备给张煌言回一封信。
“爱卿的功劳朕记下了!这一次你的差事办得不错。朝廷有许多参你的折子,但朕一律都压下来了,收税的事情你尽管放手去做,有什么朕都替你担着!”
“除此之外,海关衙门那边,朕允许你多留一点钱用在衙门。不论是衙门的官员还是所雇佣的文吏,都必须保证他们的待遇足够好,以此来防止有人从中乱动手脚。待俸禄给足之后,若是再有人犯事,不论涉及金额多少,一律以砍头论处......”
信很快写完了!
朱慈烺派人快马将信送出。
就在书信刚送出去的时候,一名小太监从门外跑来报信,“皇上,宁远总兵吴三桂回来了!听说已经入了城,用不了多久就要来皇城拜见您嘞......”
对于这个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朱慈烺早就期待已久。
“吴三桂?”
“终于来了吗?”
https://vvadz.cc/book/34276637/6785229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