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获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玄鉴仙族
燕国上下人心惶惶,魏军都兵临中山城下,慕容德也只顾的上邺城、黎阳、滑台、濮阳、济北这些重镇。
没精力顾及大野泽之南的郡县。
大军一到,很多城池主动投降,连那些坞堡也纷纷派人联络刘广之和毛德祖,表示愿意归附。
前后两个月,北路的刘广之顺利拿下东平郡,基本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西路的毛德祖遇到了杂胡刘豹部抵抗。
这支人马是淮北最大的一股胡部,属匈奴别部,原本只有两千多帐,曾是翟辽部将,翟辽覆灭,占据大野山,逐水草而居。
翟辽覆灭,顺势投了慕容垂。
燕国在治理上十分粗疏,任其自生自灭。
谁料这支人马吸收了豫兖二州的丁零余部,膨胀至五千多帐。
慕容垂驾崩,燕国急转直下,此人先刘道规一步,占据昌邑、巨野、乘氏、平原等城池,据城而守,骑兵袭扰毛德祖之后,竟然一时片刻奈何不了他。
几日后,一份败报传回,毛德祖竟然被击败了,后退三十里。
“夜长梦多,将军还是尽快亲征!”戴耆之劝谏。
高珣也来劝,“此人能在翟魏后燕辗转腾挪,狡诈凶残,毛督护麾下可战之军,不足敌军三成。”
五千帐,差不多就是两万三千人,还有牲畜和战马。
毛德祖三千步骑,四千辅军,的确有些吃力。
但以他的能力,不应该这么快就败了。
刘道规屡感疑惑,“毛德祖伤亡如何?”
孟干之道:“死伤不足五十,攻城器械毁坏三十多辆……”
“那他就不是不敌,而是引蛇出洞,将敌人从城池中吸引出来。”刘道规相信自己的眼力,也相信毛德祖的实力。
刘豹占据这么多城池,一座座的去攻,毛德祖的人马全赔上都未必成功。
“引蛇出洞?”高珣思索了片刻,也察觉出来。
就算毛德祖能力不行,刘钟、王元德、檀道济都是智勇双全之人,麾下的将士也不是泥捏的。
“再等!”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临阵换将,只会伤了士卒锐气,既然选定毛德祖为主将,就应该相信他。
果然,五日后,孟干之满脸狂喜的前来禀报,“将军神机妙算,毛都督再败一场,引贼军至桓公渎,刘督护率水军断其归路,毛督护亲率铁骑猛攻,两面夹击,大破贼军,贼酋刘豹、叱干多利、刘力提、翟山等三十余人皆斩于马下!俘虏贼众五千,昌邑、巨野、乘氏、平原诸城不战而降,晋夷百姓一万七千口归入治下,获牛羊马驼五万六千头,毛督护趁胜转攻济阴。”
换做别人,虽然也能打赢,但绝不会这么轻松。
这一战,其实奠定了毛德祖建威军府第一将的地位。
不仅收复了大野泽之南的诸城,还打通了桓公渎和泗水的联系。
现在,建威军府的水军自高平北上,可以直达巨野泽,连接济水,当年桓温便是沿着这条水道,攻入河北,陈兵枋头。
“传令,所有俘虏和投降百姓充为奴户,全部迁回高平、任城、瑕丘三地!”刘道规学起慕容隆的坚壁清野来。
人口全部迁徙至泗水,只留下士卒防守城池。
这些俘虏今天能投降自己,明天就能再投降慕容德或者拓跋珪。
只有掌握在眼皮底下才能放心。
而那些土地被胡人占据多年,大多荒芜,刘道规现在主要经营泗水两岸以及兰陵,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开发新占领的土地。
开发也是需要成本和时间的。
一船船的俘虏和牛羊运回高平,让所有人心花怒放。
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还是第一次俘获这么多的牲畜。
刘道规也不吝啬,宰杀了三千多头羊,让所有士卒都饱餐一顿。
参加征战的军户跟着吃上一口肉,至于那些随军奴隶,喝上一口肉汤,便十分满足了,连骨头都敲开,吸干里面的骨髓……
一个月后,济阴郡拿下,俘获晋夷人口六千,牲畜一万两千头,粮草七千石。
大野泽之南尽数纳入治下。
毛德祖率五百骑兵,一千步卒镇守定陶,刘广之一千步卒镇平陆城,檀道济率五百人马镇巨野,形成了一条围绕济水、大野泽、桓公渎的防御线。
泗水流域成了后方。
趁着冬日还未降雪,刘道规马不停蹄率奴隶继续向泗水以北以西开垦田地。
而北面战火还在肆虐,魏军围攻中山,久攻不下,进而占据博陵、鲁口,众守将望风而逃,冀州诸郡县纷纷开城投降。
不过慕容德在邺城大破魏将拓跋章,击退拓跋仪,守住了邺城,燕国勉强撑住了。
魏国略显疲态,燕军无力反攻,两边陷入了对峙。
“将军,荆州使者至!”
刘道规正在修建水渠,孟干之匆匆赶来。
“荆州?”
南面北面战火纷飞,西府却静悄悄的,以桓玄的性格,实在有些诡异。
“是桓玄派来的。”
“回去看看。”刘道规在水塘边洗掉了身上的泥土,策马返回任城。
换了一身体面衣服,再来见客。
“晋室三分疆土,桓氏已有其二,司马元显乳臭未干,夺乃父之权,窃据高位,妖贼之乱皆为他之过,刘将军兄弟二人英雄盖世,桓南郡仰慕已久,若能拨乱反正,当为兖州刺史、都督淮泗诸军事!”
客房之中,从荆州派来的使者卞充之侃侃而谈。
这两年天师道在三吴八郡此起彼伏,长江上游的桓玄已经整合了西府,将豫、荆、江、雍四州牢牢捏在手中。
晋室三分之一的兵马掌握他手中,而且还是能征善战的西府军。
反观司马家,司马元显升任琅琊王后,并没有励精图治,而是大兴土木,敛财加赋,继续醉生梦死。
司马家的朝廷只差有人来踹一脚。
而普天之下,只有两人有这个资格,那就是掌握西府和北府的桓玄与刘牢之。
蒜山之战后,刘裕声名鹊起,在北府军中地位节节攀升,刘道规在淮北也风生水起,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势力。
表面看,桓玄开出的价码实在诱人,兖州刺史,淮泗都督,这是以往梦寐以求的东西。
但这块肥肉也不是那么好吃的。
桓玄此人,当年在京口博坊中与他有过一面之缘,争强好胜,城府极深,他开出的诱饵,当然会有代价。
虽然没有明说,但刘道规知道,是要自己冲在前面……
冲在前面也无所谓,但他所谓的兖州刺史和淮泗都督,全是虚的,兖州也不是他的,刘道规只占据鲁、任城、高平三郡。
淮泗都督更是无稽之谈,实权还没有彭城太守大。
桓玄八字还没有一撇,就来画大饼,慷司马家的之慨,根本没什么诚意。
卞充之却仿佛十拿九稳一般,“将军莫非还有什么疑虑?这天下形势还不明显吗?实不相瞒,江左高门、军中将佐,投我桓氏者如过江之鲤,机不可失,将军不可自误。”
“我乃彭城刘氏,出身北府,北府忠于朝廷,我亦忠于朝廷!”刘道规没跟他废话。
这人说话的语气和神态,带着士族常有的傲慢,仿佛是在施舍一般。
刘道规真想要这个兖州都督,立即发兵北上,拿下东平、濮阳、泰山诸郡即可,根本用不着桓玄来许愿。
不过话也没有说死,至于谁是朝廷,那就要看桓玄的本事了。
站队站错了,作茧自缚,但站队站早了,麻烦也不小。
刘道规现在远离江东,作壁上观即可,谁赢了就站谁那一边,用不着急着下注。
桓玄也并非十拿九稳。
关键还要看北府军的态度,司马元显治国无能,但内斗水平颇高,这几次与桓玄拉扯,并没落入下风,还顺手调走北府高素、诸葛侃、竺谦之、刘袭、刘季武、孙无终诸部,拱卫建康。
刘牢之不可靠,但北府诸将未必全站在桓玄那一边。
卞充之一愣,眼神上下打量,“既然如此,将军好自为之,后会有期。”
自始至终,此人都带着一股士卒独有的傲慢,以及淡淡的隔阂。
“恕不远送。”刘道规心中一叹,自己如今已是彭城太守和建威将军,似乎依旧入不了这些士族高门的眼。
不过这也正常,连刘牢之都被他们看不起,何况自己?
三吴八郡的叛乱,到现在还未平息,根源便出自这些南下的士族身上。
卞氏在魏晋并非什么望族,自从投奔桓玄后,便不可一世起来。
“岂有此理,竟敢小觑将军,干脆半路上将他给……”刘遵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刘道规斜了他一眼,“江左士族多如牛毛,你能杀多少?”
“能杀一个是一个!”刘遵心中憋着一口恶气。
刘道规笑道:“若这些士族高门一个个礼贤下士,彬彬有礼,才干卓绝,还有我们寒门庶族的出路吗?”
“这倒也是……”刘遵挠了挠后脑勺。
太平时日,他们占据高位,寒门庶族永无出头之日,但现在乱世已然降临,这些士族高门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
(本章完)
https://vvadz.cc/book/39121448/6785212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