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参合陂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玄鉴仙族
阴山之南,黄河之北。
这一片地自古水草丰美,战国时,赵国““胡服骑射”,国力大增,横扫代北以及黄河之北,驱除林胡、楼烦,设立云中郡,
并在阴山之南建造城郭,屯以重兵,即九原城。
秦灭后,天下大乱,匈奴趁虚而入,九原落入夷狄之手。
汉武帝元朔二年,卫青汉军大破匈奴,捕首虏数千,获马牛羊百余万,收复河南之地千里沃土,改九原为五原郡,下有十六县,前后迁徙关东贫民七十二万五千人,开发五原、朔方诸郡。
五胡乱华,华夏衰微,五原又落入夷狄手中,一度成为魏国的粮仓。
如今战火重燃,慕容宝八万大军横列于黄河之东,连营二十里,铁马蔽地,杀气滔天。
拓跋珪摄其声势,不敢力敌,引兵退往河西。
五原部族三万多帐,投降慕容宝。
燕军算是旗开得胜,只是派出去的斥候和信使,却始终没有消息。
拓跋珪不敢正面决战,便派出大量游骑,截断九原至中山的路径,致使燕军与中山断了联系。
一天两天倒也没什么,但将近两个月没有中山的消息,士卒难免心中惶恐,而且军中粮草开始紧张起来。
八万步骑,大部分都是骑兵,人吃马嚼,一日耗费粮草就有一万两万石!
虽然燕军随军带着牛羊,九原水草丰美,能自给自足,但现在已经到了秋天,草木尽枯,牲畜和战马都要靠后方供给粮食。
若不是五原投降过来的三万多帐牛羊粮草支撑,燕军已经开始缺粮了。
更严重的是,进入十月后,天气陡然转寒,白天还能忍受,到了晚上,滴水成冰。
换做寻常军队,早就崩溃了,但鲜卑人耐苦寒,加上士气较高,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上个月,慕容宝主动渡河大战,,却突遇狂风,将几十艘战船刮到黄河南岸泊下,船上的三百余精锐,全都被魏军俘虏。
但拓跋珪却将他们全部释放,说了不少好话,让慕容宝以为拓跋珪吓破了胆。
“还没有中山的消息吗?”慕容宝裹在一件厚实的貂皮立领大氅之中,帐外呼啸的寒风对他影响不大。
慕容麟呵出一口白气,搓了搓手掌,“我昨日连续派出三支斥候,全都被魏贼劫杀。”
慕容德道:“莫非中山出了什么大事?”
一句话就道出了三人的心魔。
这两年慕容垂身体每况愈下,出征之前,就重病卧床,中山那边发生什么都有可能。
慕容家的老传统,三人都心知肚明。
慕容垂的子嗣全都各领一军,手握实权。
“不管朝中出了什么大事,只要我等一心,便无甚大碍。”慕容宝手握八万精锐,根本不担心中山出什么事。
他当了五六年的太子,在中山有非常多的亲信。
慕容麟连忙表忠心,“有小弟在,兄长大可放心,谁敢有非分之想,小弟第一个不饶他!”
慕容德斜了他一眼,这话颇有指桑骂槐之意,眼中闪过一丝讥讽之色。
慕当年慕容垂出逃前燕,慕容麟半路跑回去,向慕容暐告发其父,留在了前燕,后慕容令中了王猛的金刀计,出奔前燕,欲偷袭龙城,慕容麟再一次告发,导致亲兄长慕容令兵败身死……
这种人做出的承诺,也只有慕容宝能信。
“咳咳,莫非叔父有何异议?”慕容宝和慕容麟同时盯着慕容德。
慕容德也不是省油的灯,跟着慕容垂南征北战,军功赫赫,在燕国的声望仅在慕容垂之下,部曲也是除慕容垂之外最多的一位宗室。
“臣对太子的忠心,天日可表,岂敢有异议?若中山有变,臣愿为前锋,杀回河北,诛灭叛逆!”
慕容德也信誓旦旦。
慕容宝大为满意,一手拉着慕容麟,一手拉着慕容德,“两位皆国家肱骨,孤能得尔等辅佐,拓跋小儿指日可灭,天下旦夕可定!”
“愿效犬马之劳!”
慕容麟和慕容德齐声道,只是两人却斜眼望着彼此,眼神中都带着一股淡淡的锋芒。
北国实力为尊,慕容宝虽是太子,却没什么部曲,向来暗弱,肯定坐不稳江山,而燕国最有实力之人,正是被他称为“肱骨”的慕容麟和慕容德……
三人正大眼瞪小眼,各怀鬼胎,这时帐外战鼓声骤起,呐喊声震地。
三人连忙出帐,却见河西铁骑林立,长槊如林,军容之盛不在燕军之下。
五十多名穿着燕军衣甲的斥候被按在黄河边,朝着东岸大喊:“陛下驾崩,尔等何不早归!”
声音其实并不大,却如同一支利箭射向燕军心窝。
此前军中已经隐隐有各种谣言,不是慕容垂驾崩,便是慕容农、慕容隆、慕容绍等人举兵造反。
谁先占据了都城中山,控制了朝堂,谁就燕国新皇帝……
“若父已死,何不早归!”
一声嘹亮的呼喊声震动两岸。
战马嘶鸣,冲出一骑,黑甲红马,大红披风飞扬,宛如一团烈焰在西岸燃烧,尔后驻足在河畔,睥睨西岸魏军。
与此人相比,相貌竟然与慕容宝有几分相似,却没有此人的英武锐气和蓬勃朝气。
“拓跋珪!”慕容麟目露寒光。
拓跋珪大笑:“再不回去,若是别人抢了先,尔等皆为丧家之犬。”
“放肆!”慕容宝大怒。
正要下令士卒进攻,却见周围将佐神色各异。
士气也变得低迷起来,几万人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拓跋珪留下一阵张狂笑声,一阵风似的挥军而去。
燕军士卒纷纷望向慕容宝,方才呼喊的那些人,都是燕军派出去的斥候和传令兵,说出来的话不由得他们不信。
慕容宝艰难的从牙缝中吐出两个字,“退兵!”
士卒皆有归心,拓跋珪一直避而不战,再拖下去,不说中山是不是有变,五原大雪一降,燕军想走都走不了了。
这一战本就非常勉强。
燕国占据河北、辽东,但魏国占据漠南、河南地,实力并不弱。
而且拓跋珪打不赢,还可以向漠南退走。
想要一战而灭亡魏国基本不可能。
慕容德道:“我军若退,拓跋小儿衔尾追袭,为之奈何?”
慕容麟笑道:“眼下黄河还未结冰,只需焚毁战场即可,拓跋小儿皆是骑兵,难道还能飞过来不成?”
慕容宝亦深以为然,便没有派出斥候,焚毁战船,连夜退走。
大火燃起,西岸燕军如狼群一般赶来,拓跋珪望着浩浩荡荡的黄河,也有些无可奈何。
周围渡口,几乎掌握在燕军手上,想要渡河,就要绕行几百里去黄河上游。
到时候燕军早就退了。
“燕国宗室各掌兵权,分镇各地,慕容垂时日无多,慕容宝暗弱,定会手足相残,三年之内,燕国必定大乱!”
中部大人王建跟在拓跋珪的后面。
此人乃拓跋什翼犍母亲平文皇后侄孙,也是鲜卑豪酋,却足智多谋,追随拓跋珪征讨各国,打败二十多个部落。
“我还不知道慕容家什么德性吗?然则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燕国势大,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入主中原!”
拓跋珪眼中倒映着对岸的火光。
十五岁牛川起兵时,便有雄心壮志,不满足于先祖的足迹,止步于代北漠南。
而这些年,他南征北战,二十出头,便兼并阴山南北的部落,麾下纵马控弦之士十余万,威震一方。
实力膨胀,野心也跟着膨胀起来。
“大王乃天命所归,定能克成大业。”王建奉承了一句。
拓跋珪指着对岸,“若真有天命在身,就当助我渡河,追击慕容宝!”
王建干笑了两声,“大王稍安勿躁……”
但话刚出口,忽然感觉脸被风刮的有些疼,周围也响起了淅淅沥沥的声音,那是寒风中的雪籽敲打在铁甲上的声音。
竟然在这个时候下雪了……
“结冰了,黄河在结冰!”一队斥候在河岸上大声喊道。
拓跋珪一愣,急忙带着部众前去查看。
果然,黄河上结了一层薄冰,反射着东岸的火光。
“我拓跋家几世经营,蛰居代北,德行昭昭,无愧于天,若苍天有灵,当助我击破燕军,囊括河北之地!”
拓跋珪仰面向天祷告。
而周围士卒看他的眼神越发敬畏,草原部族皆崇拜苍天。
起兵以来,拓跋珪以弱胜强,屡克强敌,在士卒心目中已是神灵。
风越来越大,整整刮了一夜,虽未降雪,却冷的出奇,至第二日黄昏,黄河已然结冰。
拓跋珪选两万精骑,踏过黄河,跟在燕军的后面。
第四日,眼看进入雁门郡地界,斥候飞奔来报,“禀大王,燕军慕舆嵩、支允、白忠等将欲裹挟慕容麟作乱,为慕容宝察觉,斩作乱诸将!”
王建大笑,“慕容垂诸子皆犬豕尔,刀架在脖子上,还在内斗。”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几年魏国君臣都一心一意的盯着燕国,多次派使臣入中山,打探燕国虚实,以及慕容垂的死活。
拓跋珪因此对燕国了如指掌。
对峙以来,截断五原至中山的联系,乱其军心,全是冲着慕容家的名门上来的。
“前方是何处?”拓跋珪指着前方山川。
斥候禀报:“此乃参合陂是也!”
朔风如刀,暮色中的参合陂如同一张被风揉皱的羊皮,在阴山南麓的褶皱间铺展开,两侧山脊犬牙般交错咬合,将谷道挤压成咽喉状的险隘。
一条小河蜿蜒其间。
这种地形,正是兵家所言的“挂”地。
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
也就说如果燕军无备,此战必败。
这一路燕军连斥候都没派几个,还以为燕军被阻挡在黄河之西,根本不知道拓跋珪亲率两万精骑跟在后面。
而且拓跋珪并非孤军,南面有陈留公拓跋虔率五万骑兵,北面则有东平公拓跋仪十万牧骑,后方还有略阳公拓跋遵的七万人马作为后应。
秦主姚兴也派镇东将军杨佛嵩率两万人马支援魏国。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慕容垂百战百胜,横扫关东,连续灭亡翟魏、西燕,引起了各大势力的忌惮。
不知不觉间,燕军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那是何物?”魏军纷纷惊呼起来,只见北面,一道巨大黑龙席卷南下,霎时间昏天暗地,将整个参合陂笼罩其中。
也淹没了陂中的燕军,立即混乱起来,人的喝骂声,战马嘶鸣一声,连成一片。
燕军本就粮草不济,屋漏偏逢连夜雨,恰好遇上了沙尘暴。
大多数燕军都是河北诸族的士卒,定居河北三四代,已经不习惯塞外的气候,更没见过这么大的沙尘暴,顿时人心惶惶。
拓跋珪瞳孔猛地睁大,“传令,全军突袭!”
呜呜呜——
苍凉的号角声响起,大地震动起来,两万精骑俯冲而下,还未接战,燕军就溃乱起来,连敌军从何处而来都不知道。
而慕容宝第一个弃阵而逃……
(本章完)
https://vvadz.cc/book/39121448/678521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