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北府江山 > 第245章 功

第245章 功


大仇得报,刘道规带着俘虏返回任城。

    其实北面还有很多城池空虚,尤其是大野泽之南,慕容垂崛起也就这么几年,重心都在黄河以北。

    黄河以南除了滑台、濮阳等战略要地,其他地方基本没怎么治理。

    不过刘道规更没有精力治理这些地方,手上就这么点人马,连鲁郡和兰陵都填不满,还有新拿下任城、高平二郡五县。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只能作为屯垦之地。

    没办法,如今天下除了江东,到处都缺人口。

    就连江东经历了妖贼之乱后,也元气大伤,人口凋零。

    返回任城后,刘道规先是祭拜刘黑罴和当初阵亡在平阳的兄弟,尔后升毛德祖为骑兵督护,镇守瑕丘,刘广之为司马,镇鲁城,刘钟水军都护,镇高平,王元德为长史,镇任城。

    刘遵取代王元德,为虎贲督护。

    孟广之升校尉,主管斥候营。

    徐长命、苟忠等人也跟着升了一级。

    帐下督的职位还是给王仲德留着,吃一堑长一智,他本就是将才,不能一杆子将别人打死。

    几次大战,个人斩敌超过二十人者,升为虎贲。

    虎贲名额瞬间增长至五百二十一人,其中有三十三人是从奴隶和青壮中提拔的,很多奴隶原本就是翟魏军和燕军俘虏,也是厮杀了一辈子。

    在魏军和燕军中很难有出头之日,但刘道规赏罚分明,所有人都有晋升之途。

    如今控制了泗水中上游,将近九座城池,手上的兵力捉襟见肘。

    刘道规再次下达征兵令,不仅是兰陵和鲁郡,让高珣和刘钟去彭城、下邳招募勇士。

    这一战,基本击溃了燕军在泗水一线的所有人马,可谓威名远扬,彭城聚集着大量流民,刘道规祖籍也在此地,不怕没人来。

    晋室虽然稀烂,但好处也有,基本放开了兵权,只要你有钱粮有声望,便可以自行招募部曲。

    刘道规现在又是在淮泗,朝廷巴不得有人顶在前面,作为淮南的屏障。

    刘道规让戴耆之写了一道请功的奏折。

    这厮知道刘道规不杀他后,顶着兰陵太守的职位混吃混喝,还娶了三个小妾,日子过的别提多舒服了。

    不过刘道规看到请功奏折后,有些傻眼了。

    “前后击破索虏二十万,斩慕舆腾、平幼、王晏以下七万,拓地千里,索虏破胆,两股战战,望风而靡,一雪枋头之耻,直追淝水之胜……刘太守实乃当世卫、霍也……”

    “二十万?还斩杀七万?你也不怕风大闪的舌头。”刘道规就没见过这么离谱的。

    戴耆之捋了捋胡须,满脸得意,“太守有所不知,朝廷就这风气,知道为何前次平阳之战,大破慕容隆慕容宙,朝廷没有赏赐么?”

    “为何?”刘道规还真不知道。

    “就是因为没人请功,朝廷不在乎,这一次破敌二十万,朝廷至少要赏个名号将军,北中郎将。”

    魏晋时,东西南北四中郎将都是重职,其权力可以与一方都督相抗,或领刺史,或持节,银印青绶,秩比二千石,为第四品武官。

    “行了,你就别吹了。”刘道规越听越离谱。

    以前是对手的时候,戴耆之老成持重,如今风水轮流转,逐渐暴露本性,阿谀奉承是一把好手。

    不过这样的人也有其长处,对朝廷行事作风了如指掌。

    “属下敢保证,此次最少是名号将军,或能开府!”戴耆之拍着胸脯。

    “那就借汝吉言。”刘道规没太当一回事。

    有没有朝廷的诏令,自己都一跃成为淮泗最大的势力。

    给朝廷面子,还上一道请功的诏令,若是不给,自封一个镇北将军,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如今朝廷早就自顾不暇了。

    巡视了泗水北岸、西岸的防御后,刘道规返回平阳城。

    正好遇到从广陵赶来的刘怀慎。

    “莫非南面出了什么事?”刘道规一见他这张不苟言笑的脸,就感觉不太妙。

    刘怀慎语气平缓,“的确出了大事,你兄长在蒜山,仅凭千余人马,就击溃了孙恩的十万妖贼,保全了京口!”

    千余人,击败十万妖贼。

    刘道规和刘遵都睁大眼睛,难以置信。

    要知道妖贼此前除了在刘道规刘裕手上吃过亏,几次重创北府军,一路横扫三吴八郡,并非乌合之众。

    相反,孙恩进退有度,从不恋战,也从未在战略上犯过错误。

    一千人就正面击溃十万妖贼……

    刘道规一万人马击溃七八万燕军的功绩有些不值一提了……

    这等辉煌战绩,古今罕有了。

    这种喜事,刘怀慎还是一张石头上,没有任何表情……

    “不对,刘牢之手握两万北府精锐,他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妖贼进攻京口?”刘道规很快就反应过来。

    这场大战里面有很多蹊跷之处。

    朝廷没管,刘牢之竟然也不管,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自从当上了北府都督之后,各种迷之操作,既不为将来打算,也没给自己准备后路。

    刘怀慎道:“刘都督……私心太重,此次蒜山之战,上至北府诸将,下至士卒,都对他怨声载道,对你兄长称赞不已。”

    刘牢之身为北府都督,还是彭城刘氏,坐视妖贼攻打京口,实在说不过去了,

    也就不怪别人对他离心离德。

    而他舍弃的东西,逐渐转嫁在刘裕身上。

    北府军本来就是一个联盟,谁的威望高,战功大,谁就是领头羊,刘牢之成为北府首将,也是当年一次次血战打出来的。

    但这一次按兵不动,将他之前积累的声望败光了大半。

    “刘都督乃当世猛将,偏偏要去跟朝廷勾心斗角,这不是本末倒置么?”刘道规叹了一声。

    刘牢之勇冠三军,名震天下,如果一心一意的杀敌、北伐,成就绝不会小。

    但人有时候就这么迷糊。

    刘怀慎不愿再谈论这个话题,“你在北面击溃十万燕军,京口广陵父老与有荣焉,如今你兄弟二人算是威震江左了,在北府军中地位,直追刘都督,很多北府老卒都暗中归心,找上我的门路了。”

    北府士卒的举动再正常不过。

    跟着刘道规一家老小不愁吃喝,跟着刘裕,百战百胜。

    正常人都知道怎么选。

    主要是刘牢之这一次的做法大失人心。

    刘道规苦笑,“哪有十万燕军……这也太……以讹传讹了。”

    这一战燕军大部分是二流货色,真正的精锐都调去北方了,所有斩获加在一起,也就一万五千上下而已。

    不过这种讹传也不是什么坏事,间接提高了刘道规的威望。

    “如今就等朝廷的封赏诏令了。”刘怀慎年纪轻轻,却十分老成……

    建康。

    东、北两道请功的奏表同时送入琅琊王府西录。

    这让司马元显大大松了一口气,他今年不到十五,却老成的如同五十岁一般。

    常年声色犬马,让他脸上苍白,双眼无神。

    可以说,现在整个晋室都掌握在他手上,皇帝司马德宗口不能言、寒暑不能分,生活不能自理,是真正意义上的提线木偶。

    而琅琊王司马道子,自从政敌王恭、殷仲堪一个个倒下后,便整日饮酒为乐,喝的昏天暗地,将内外大事交给司马元显。

    “诸位议一议,此次该如何封赏?”司马元显斜躺在凭几上,老气横起。

    人一旦尝到了权柄的滋味后,便会食髓知味,欲罢不能。

    如今妖贼败走,建康稳住了,他也想再进一步。

    张法顺摇动这麈尾,缓缓道:“刘牢之心胸狭隘,不能知人善用,刘裕刘道规二人留下如此大功,可扶植起来,以分化北府军。”

    刘牢之居心叵测,好在刘裕异军突起,击溃了十万妖贼,不然这些人拿下京口后,直接兵临建康城下。

    这种功劳,是无论如何都抹灭不了的。

    刘裕体现的价值,远比刘牢之和高雅之大。

    “扶植谈不上,给几根骨头即可,那刘道规野心勃勃,桀骜不驯,他日未必不会是第二个刘牢之。”徐州刺史王愉作为司马元显的亲信,特意从广陵赶过来。

    王谧道:“他二人立下如此大功,若不封赏,只会寒了军心,眼下正是用人之际,能抵抗西府者,唯有北府,此天赐二将与世子,保全晋室江山,不可等闲视之。”

    刘道规成不成刘牢之是以后的事,眼下司马家不得不依靠他们兄弟二人。

    妖贼溯长江而上,刘牢之无动于衷,已经突破了所有人的底线。

    晋室的安危不可能再寄托他身上。

    这一点司马元显比任何人都清楚,目光灼灼的望着王愉,“我只问一句,妖贼来袭,你兄弟二人挡住他们么?”

    “这……”王愉顿时语塞,让他喝酒吃五十散玩女人,自然是行家里手,但带兵打仗,与十几万妖贼血战,那是贱小丘八们干的事……

    “传令,封刘裕为开府建武将军、下邳太守、都督广陵、晋陵、吴郡诸水军事,刘道规为建威将军,迁任彭城太守!诸位可有异议?”

    司马元显望着王愉。

    王愉眉头皱了皱,欲言又止,司马元显这么安排,广陵唯一的一支水军也被刘裕拿去了。

    但要对付妖贼,没有水军根本不可能。

    (本章完)


  https://vvadz.cc/book/39121448/678521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