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守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玄鉴仙族
没有慕容垂坐镇,燕军暴露出其真实实力。
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强大。
反观己方,从上到下闻战而喜,每个士卒知道为何而战,且很多人身上背负血仇,在战场上人人舍生忘死,奋不顾身。
强弱之势,不在大小,不在兵力多寡,而在于内部的动员能力,人心的凝聚程度。
北伐,最能凝聚人心。
刘钟道:“燕国这几年太顺了,一战灭翟魏,再战灭西燕,难免生出骄兵之气。”
赢的太轻松也不是什么好事,燕国连续灭国,而不休养生息,整顿内政,已经成亢龙之势。
军力仍旧强大,但国力并未增强。
而慕容垂今年六十八,在这时代算是高龄,很多事情已经有心无力……
一旁的檀道济也拱手道:“燕国几场大战都是慕容垂打的,与他人无关,西面慕容隆坚壁清野,手握三万大军,实力最强,属下以为不妨攻取泰山郡,进可图青兖二州,退可以泰山为屏,抵御燕军骑兵!”
檀道济年纪虽轻,战略眼光也是一流。
泰山郡的战略价值丝毫不比高平差,周围都是山地,不惧他日燕军反攻。
高平虽然是泗水重镇,但慕容隆龟缩不出,刘道规也没办法。
相对而言,北面的燕军更分散,也更好打一些。是的。
正心动不已的时候,斥候忽然赶来,“报,高平慕容隆率一万步骑、任城平幼率八千人马,奔我泗桥而来!”
刘道规脸色一变,“传令,立即回军,驰援泗桥!”
泗桥是泗水西南的咽喉,如果落入燕军之手,刘道规将失去进攻主动权,陷入极大的被动之中。
王元德只有千余兵马,敌军将近两万,刘道规只能赶回去。
“他娘的,慕容隆这厮学聪明了,我们在的时候他龟缩不出,我们刚走,这厮就从裤裆里面钻出来!”
刘遵一句粗话让众人莞尔,缓解了紧张的气氛。
大军迅速南下,急行军一日,眼看还有三四十里到泗桥,斥候风尘仆仆的赶来,“启禀参军,敌军退兵了!”
刘道规眉头一皱,慕容隆这是围魏救赵、以逸待劳之计。
当初慕容垂破翟钊用的就是这一招,刘道规和刘裕在钱塘江也用过一次。
慕容隆虚虚实实,其兵力强于己方,几乎无解。
“大军就地驻扎休整!”刘道规警觉起来,立即下令。
不管燕军真打假打,自己先要稳住。
有青壮和奴隶的协助,不到两个时辰,营寨就立了起来。
但泗水对岸,一队队的燕军斥候仿佛狼群一般站在土坡上,默默窥伺着东岸动向。
到了傍晚,十几名斥候急匆匆的赶来,“报——索虏慕容绍联合段速骨、慕舆腾诸部,三万大军围攻鲁城!”
果然不出所料,刘道规主力若是在北面,他们就进攻西南面的泗桥,刘道规主力若是在西南面,他们就猛攻鲁城。
燕军兵力是己方十倍之多,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晋军反而陷入疲于奔命的窘境。
“呵,慕容隆和慕容绍长进不少,那就看谁耗的过谁。”刘道规不怒反笑。
对付燕军的这一招,只要不妄动,就有机会翻盘。
鲁城那边,刘广之准备多时,兵精粮足,城外还有毛德祖和王仲德的骑兵策应,问题不大。
现在就看谁能沉住气,谁能不犯错……
鲁城。
号角声惊天动地,投石车抛出的砲石带着尖锐呼啸砸向城头,掀起几道血雾和几声惨叫。
让刚刚回暖的春日染上了一层肃杀之气。
这是燕军第七次猛攻泗水北岸的坞堡,前几次都以失败告终。
坞堡下堆满了尸体,一股腐臭的气息铺天盖地。
慕容绍自去年夏天便有攻打鲁郡之意,因此做了非常多的准备,征发了大批青壮,打造了上百架攻城器械。
只是进攻并不顺利,非但没有推到泗水南岸,连这座小小的坞堡都难以攻克。
投石车轰了足足半个时辰,坞堡上已经没了声息。
燕军骑兵才驱赶着青壮上前,“后退一步者死!”
“杀!”一个深眉高鼻的羯人士卒凶性大发,提着刀盾不顾一切的向前。
“杀!”此举立即得到身后袍泽的响应。
黑压压的涌了上去。
这些人不是并州一带投降的杂胡,便是兖州各地掳掠而来的流民,用以消耗晋军。
真正的鲜卑精锐,都放在后面舍不得用。
撞车和云车已经抵近坞堡,坞堡中仍没有动静,仿佛里面的守军已经死光了,燕军以为有机可乘,疯狂涌向城墙。
但就在这时,一声大吼:“荥阳毛嶷在此!”
“荥阳赵元在此,儿郎,杀胡!”
坞堡中的守军,明明早已疲惫不堪,一见到这些深眉高目的胡人,却一个个势如疯虎,战意冲天。
雉堞后面,刀矟齐出,血光一片,胡人们惨叫跌了下去。
十几个北府甲士一手提着火把,一手举着短斧、短戟,从城墙上一跃而出,跳到云车上一边砍杀,一边焚烧。
燕军拥挤成一团,自相践踏。
不到一炷香的工夫,三辆云车由内而外升出熊熊烈焰,伴随着凄厉的惨叫,轰然倒下。
冲上来的其他燕军,再也不管身后的督战队,转身就走。
而就在这个时候,西北面马蹄声狂震,八百余骑宛如一柄长剑刺入燕军后翼,血光滔天而起。
左右两翼的燕军连忙回防,泗水南岸也杀出一军,大肆鼓噪,千弩齐发,紧随燕军之后,趁势掩杀。
坞堡中的守军一同杀出。
“杀光索虏!”
一支支火箭划过天空,落入燕军营垒之中。
战马惊慌奔逃,燕军阵脚大乱。
危急关头,一支两千人的鲜卑甲士力战在前,堪堪挡住了南面两支步军的进攻。
但这两支晋军并不死战,烧毁了投石车和云车、撞车后,退入坞堡中。
北面的骑兵也是如此,一击得手,掉头就走,绝不恋战。
慕容绍目眦欲裂,这些晋军远比翟魏、西燕精锐难对付,悍不畏死也就罢了,还奇谋百出。
凭借数千人马,一座坞堡,抵抗了他整整五天!
还折损了他八百鲜卑本部精锐,至于那些杂胡军和流民军,死伤不可胜数,不过这些人死再多也无所谓,慕容绍连统计都没兴趣。
东胡部将王晏上前道:“去年大雪,我军未动,如今敌军有了防备,北府军向来强悍,越发难以攻陷,不如按兵不动。”
段氏鲜卑豪帅段速骨道:“听说陛下去年卧床不起,太子殿下和赵王一意出兵攻打魏国,咱们手上的兵马,不能耗损在此处。”
慕舆腾也大为赞同,“拿下鲁郡又能如何?只会招惹北府军,他日刘牢之率军北上,还是守不住,再说陛下也没让我们南征,只让我们威慑晋人,在此地养军备战,顺便劫掠些粮食和人口。”
燕国兵马越来越多,河北这几年叛乱不断,刀兵四起,田地荒芜,无以养军,所以各部自行南下,“募集”粮食。
这是燕军的老传统,各部落逐水草而居,哪里有粮食,他们就去哪里。
而鲁城的顽强抵抗,却让他们望而却步。
几年前的淝水之战和谢玄北伐,让鲜卑人对北府军仍心有余悸。
燕国连续灭了翟魏和西燕后,野心大增,马不停蹄的准备攻打宿敌拓跋珪。
拓跋珪祖母是慕容氏,与慕容垂是舅孙关系,拓跋珪复国时,慕容垂还出兵协助其铲除独孤部和贺兰部,两边一直是盟友关系。
但西燕围攻时,拓跋珪背信弃义,援助慕容永,若不是西燕被快速灭亡,燕国就会面临腹背受敌的窘境。
如今两国肩并肩,脸贴着脸,一场大战不可避免。
王晏道:“陛下身染重病,说不得什么时候就……太原王不可不防啊,赵王一直对你耿耿于怀。”
赵王慕容麟是慕容垂的亲生儿子,而慕容绍只是慕容垂的侄儿。
一旦慕容垂驾崩,慕容绍的形势就微妙起来,他手握重兵,凭其父慕容恪的名声在河北极有人望。
当初王晏手握十余万各部胡人,在馆陶结垒而守,慕容绍与其兄慕容楷顾身入营,劝说王晏归燕。
胡人听说是慕容恪之子前来,高呼:“故太原王之子乃我等之父也!”
十余万胡人直接归降燕国。
这种声望,燕国太子慕容宝、慕容麟拍马都赶不上。
这些年如果不是慕容垂顾念慕容恪的旧情,慕容绍这一支早就被人挤下去了。
燕国内斗丝毫不弱于江左,而北方诸国,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极其危险,动辄身死族灭。
北国以实力为尊,慕容绍手上部众伤亡太大,会影响以后的地位。
慕容绍一叹,“然则,道兴令我猛攻鲁城,令晋军疲于奔命。”
道兴是慕容隆的字,与慕容绍关系还算不错。
段速骨道:“高阳王要打是他的事,与我等何干?不如虚张声势,做做样子,咱们这次来,是吃肉的,不是来拼命的,既然拖住了鲁城,其他事情不用我们多虑。”
其他豪帅也纷纷劝谏,“我军本就不擅攻城,何必死战?”
慕容绍扫了一眼众人,心中的火气想发又发不出来。
闹到这种地步也不能完全怪他们,连续猛攻五日,竟然连一座坞堡都没有拿下来,也就不怪士气如此低迷,慕容绍也有些泄气……
(本章完)
https://vvadz.cc/book/39121448/6785214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