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北府江山 > 第230章 买

第230章 买


将近一年没有北上,淮南变化甚大,遍地都是流民建起的茅屋,而这些流民将前些年被水灾淹死的尸骨收殓,地里面重新种上粮食。

    虽然看上去还是一样的破落,却有着一种别样的生机。

    当初王导施行侨郡侨州之策,是因为面临北方胡人的巨大威胁,只能快速的整合所有南下流民,建立秩序,抵抗胡人。

    但八十年过去了,这种权宜之计没有任何改变。

    反倒是侨郡越设越多,也越来越混乱。

    导致南人北人一直没有融合,互相歧视,互相对立。

    穿过淮水,进入兰陵郡后,阡陌纵横,炊烟袅袅,村落相依,桑树成荫,鸡犬之声不绝入耳,田间地头的农人,身上穿着衣衫,脚下穿着草鞋。

    就连来回奔跑的半大孩童,也没光着屁股,穿上了褶裤,破破烂烂,还有些不合身,明显是大人衣服改的。

    早几年别说孩子,一户人家能有一件衣服见人就不错了。

    衣食住行,衣服排在前面,最能见当地的治理。

    八幢固然不是什么完美的制度,却极适合小势力的初期发展,耕战牧渔,一切为了生存。

    到了氶城,曹思霏带着一众人来迎接。

    女儿刘君婉躺在她怀中,睁大眼睛好奇的望着刘道规。

    “快让我抱抱女儿!”刘道规小心翼翼的抱入怀中,仿佛有一种奇异的联系,刘道规心都快化了,

    “妾见过女君!”沈月菡、沈月薇、玉奴几女敛衽一礼。

    “妹妹们免礼,以后都是一家人。”曹思霏十分大度的扶起大肚子的沈月菡和玉奴。

    若论相貌,这些女人都强过她,但她身上的那股干练和自信却是三女拍马都追不上的。

    原因无他,刘道规的家当里面,有曹家一份儿。

    曹家不少子弟在八幢中,而曹霁的产业与刘道规基本融为一体。

    所以刘道规是夫君,她是女君。

    “哇——”刘道规动作大了些,女儿竟然哭了起来,怎么都哄不好。

    曹思霏满脸嗔怪,接过女儿,“满身的兵戈气,都吓着女儿了。”

    刘道规笑道:“我刘家女儿还怕兵戈气?多熟悉几次,也就习惯了。”

    一行人入城。

    兰陵本就位于淮北要道上,濒临桓公渎,这几年太平,竟然成了南北商贾的集散之地,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不仅有江东的私盐贩子,还有结着小辫的鲜卑人,推着白车的丁零人。

    高车、丁零、敕勒、铁勒、狄历其实都是同一种族,只是音译不同。

    石虎迁周边胡夷入中原,丁零人也大举南下。

    几十年下来,一口流利的兖豫腔。

    曹霁在治民治军上能力平平,但做生意却极有天赋,将氶城打造成了淮北商贸重地。

    商贾的鼻子最灵,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兰陵四通八达,既没有胡人的袭扰,也没有晋室的苛捐杂税,守军更不会巧取豪夺,只交上一成的商利,就能在琅琊、东莞、兰陵、鲁郡畅通无阻,不受刁难。

    这些人闻着味儿就过来了。

    城中最多的还是牛羊马驼等牲畜,以及皮货,换江东的丝绸、布匹、铁器、纸张、笔墨等物,也有贩卖男奴女奴的。

    刘道规本想杜绝奴隶交易,但转念一想,氶城不卖,这些奴隶贩子会转去彭城、下邳、寿春。

    卖身为奴也是一条活路,总比成为别人釜中食物强。

    石勒早年干的就是这种勾当,还将自己的族人卖给并州刺史司马腾,半路人被晋军劫掠,成了奴隶……

    奴隶生意从秦汉时就有,不是刘道规说杜绝就能杜绝的。

    很多人都是主动卖身为奴。

    曹思霏早就备好了宅院,在城东北角,图个清静。

    一路见识了满城的繁华,刘道规忽然生出个想法,派人找来曹霁,又让曹思霏准备一场家宴招待他。

    刘广之、王元德、王仲德、毛德祖都在鲁军,防备燕军,来不了。

    “什么,你要组建水军?”

    曹家现在家大业大,比曹腾云时代不知膨胀了多少倍,但曹霁还是一如既往的吝啬。

    “兰陵连接淮水、沂水、走桓公渎可至济水、颍水,四通八达,咱们没有骑兵就只能大力组建水军,他日收复兖州,没有水军行不通。”

    以前没钱,也没人,一切只为求生。

    这几年发展,财力突飞猛进。

    当然,除了北面,水军在江东也有大用。

    朝廷的水军被桓玄灭了,短期内建不起来,刘道规若有一支水军,既能抵抗妖贼,也能在将来西府北府之争中占得一丝先机。

    “打仗我不懂,但你知道组建水军须多少钱么?那可是无底洞!”曹霁连连摇头。

    “有了水军,咱们可以纵横淮北,还怕没地方赚钱吗?我又不是让全拿出来,先弄一些大翼、中翼、小翼、突冒,楼船以后再说。”

    刘道规耐心解释。

    岂料曹霁还是一脸难色,“那也不是说建就能建起来的,这种投入比兴建盐场还要难上十倍,咱们现在有了两郡之地,够本了,何必再去招惹慕容家?”

    钱赚多了,便安于现状,对打仗有天然的抗拒之心。

    就在刘道规不知怎么劝的时候,“吱呀”一声,门被推开了,曹思霏走了进来,“兄长这是什么话?我们不招惹慕容家,慕容家就能放过我们?别忘了,曹家能有今日都是夫君一刀一剑拿命换来的,夫君有驱逐胡虏、恢复河山之志,曹家岂能不鼎力支持?此事就这么定了,夫君要多少钱财,曹家出多少。”

    “你……”曹霁睁大眼睛。

    刘道规也没想到平日温柔如水的她,竟然有如此气魄和见识。

    不过她在曹家的地位比曹霁好高,她说出钱,曹霁也只能干瞪眼。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曹霁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刘道规心中暗笑,早知如此,还不如直接找曹思霏商量,省了一番口舌……

    打造水军,战船是一方面,但人的作用更大,八幢大部分是北方人,不通水性,刘道规派高珣去吴兴招人。

    曹霁虽然有些怨言,但办起事来却极为上心,思路也极为清晰,大把的钱帛洒下去,到处购买船只,海船、漕船、客船都要。

    弄回氶琅琊后再改造成战船。

    也不知他通过什么门道,竟然买回一条楼船。

    高十二丈,上下三层,每层都设有防护女墙,用以防御矢石,女墙上开有箭眼,用以发射弓弩。

    刘道规大喜,围着楼船跑了几圈,停下脚步,“我怎么感觉……这艘船有些眼熟?”

    “楼船不都一样,对了,这艘船是在东海那边,一个姓鲁的人手上买的。”曹霁没太在意。

    “姓鲁?”

    徐州一带姓鲁的人不多。

    刘道规到处查看楼船,上面还有火烧的痕迹,越发确定这是当初从盐渎劫走的两艘楼船之一。

    刘道规的那一艘,送给了天师道,蒯恩的那一艘自然是落到刘毅手上。

    前些时日,刘毅还送信扭扭捏捏的找自己借钱,没借到,就将楼船卖了……

    而那个姓鲁的商贾,应该就是鲁宗之。

    寻常商贾根本用不起楼船。

    “其实要买楼船也不是没有门路。”曹霁抿了抿嘴唇。

    “哦?”刘道规神色一动。

    曹霁生意做的风生水起,消息自然也无比灵通,只是他话说了个开头,又扭捏起来,“只是有些贵……”

    “钱不是问题,我只要船!”刘道规的胃口被吊了起来。

    今年兰陵和鲁郡都是大丰收,盐渎和琅琊那边送了十余万缗的钱过来,扣除军户和征虏中军的例钱,还有三万多缗的结余。

    再从府库中拿出些粮食来,凑个十万缗不成问题。

    大不了,刘道规再去广陵借。

    曹霁这才道:“我认识一些天师道卖丹药之人,他们能弄来三艘楼船!”

    “人才!”

    刘道规早该想到的,想要楼船,要么去西府,要么找天师道。

    西府基本不可能,桓玄正在加强军备,捂的严严实实,但天师道比较松散,内部混乱,只要给足了钱,楼船根本不是问题。

    当初他们攻陷会稽,将士族高门的楼船一锅端了。

    “立即联络他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将这三条楼船弄到手,此事全交给你!”

    一艘楼船能容纳七百人左右,四艘就是三千人左右,再改造些漕船、商船,弄上几百条竹筏木排,水军基本就成了。

    曹霁目光一闪,“他们不要钱,要粮食。”

    天师道退守海岛,孙恩流寇习性,海岛上很难有这么多耕地养活二十余万人马。

    他们要钱没用,而有了粮食,就能持续进攻沿海各地。

    “给!”刘道规咬牙道。

    果然天底下没有白得的好事,但即便自己不给他们粮食,他们一样也会劫掠各地。

    乱世之中,先各取所需,发展壮大自己,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

    买走这些楼船,其实也是削弱妖贼的战力。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其实反过来看,妖贼作乱,刘家才能凭借剿灭他们,一步一步往前走……

    “我就知道你会同意,已经让他们去准备了,一共两万七千四百石粮食,我曹家拿不出来,各出一半如何?”

    “此事只有你我二人知晓,万不可传入其他人耳中,这是生死大事!”刘道规千叮万嘱。

    这种事情传出去,会有损名声。

    “放心,他们根本不知道背后是你,我用的也是诸葛家的名号。”曹霁办事一向心细。

    (本章完)


  https://vvadz.cc/book/39121448/6785214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