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好事儿啊,他就很容易让人给办成坏事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野狗骨头
赵刚秦兰
三嫁咸鱼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说来惭愧。
穷了一辈子的大明,不管是皇帝,还是朝廷,现在都处于一个手握大笔白银,但却不知道该怎么花。
当然,将银子发下去,任由人去贪污不算。
由于朝廷对民间各类物资的控制能力不足,这就导致满朝上下,对于预算这种事情,都缺乏一个清晰的认识。
往年做事,那都是选好人后,你提出一个大概的数字,然后朝廷酌情拨银,多不退少不补。
事情做成了,简在帝心。
事情做不成了,自有御史教你做人。
为此,在今年二月初的年度预算会议上,毕自严面对各衙门提出的预算要求时,先是拿出了去岁的堪合稽查。
然后,朝廷六部九寺,让内阁首辅一问一个不吱声。
没办法,早已习惯了伸手要银子的众衙门,除了一些个经历了皇帝“调教”,从内帑拿过银子的人或者衙门能拿出全套的堪合待查外。
不少的人都没有,或者说不愿真正的实行的六账法。
现在,朱由校提到花钱的事情,就是告诉今天跟着他来的这群官员。
朝廷的手中有钱,以往想做但没钱做的事情可以提上日程了。
“毕师,就没什么想说的?”
“启奏陛下,钱是一定要花的,但该怎么花钱,各衙门一直都拿不出一个说法。”
将手中的奏本递给身边的周应秋,毕自严开口道。
“六账法得不到推行的衙门,度支司是不会下银的。”
“而且,这件事情臣已经将之列入了去岁的考成之中。”
“如今,监察寺的京察是结束了,但度支司的京察还没有结束。”
“臣以为,六账法若是不能推行开来,朝廷有再多的银子都是不够用的。”
“毕竟不是什么时候,都有南直隶的那么多逆党能查抄,充实国帑。”
“所以,臣给了他们两个月时间将账目的问题解释清楚。”
“不然臣就要让吏部重新选官了。”
“这件事情,毕师看着做吧。”
听到毕自严的话,朱由校啪的一声甩开手中的折扇,点了点毕自严。
下了一趟南直隶,毕自严的火气也是被激了出来,现在是相当的强硬。
转头看了眼毕自严,朱由校对身边召了召手,叫来了另外的一个人。
“这人,想来毕师平日里也没少打交道吧。”
“这位是刘商总。”
见到上来的这个胖乎乎的,带这个顶上有颗红宝石的瓜皮帽的商人,或者说商官?毕自严微微颔首,算作见礼。
平日里,度支司的金花银想要换成银币,除了宝泉局每日产出给度支司的定额外,他可没少私下里找这位刘商总给他兑币。
不知道毕自严在想什么,朱由校转过头看向刘正阳问道。
“朕让你给百姓放贷的事情,做的如何了?”
“回陛下,给大户、商人的钱银好说,放出去的钱,都按时收了回来。”
“但借给百姓的钱,目前在尝试的时候发现有些问题。”
放贷,自古以来就是个被人看不起的行业,但也是非常赚钱的一个营生。
而且,当手中的银钱过多,市场上缺少货币之时,放贷,是将钱撒出去的最好方式。
但是,这放贷也是讲究一个方式方法的。
就比如王安石的青苗法,是在两汉之时就有的常平仓、广惠仓的基础上,将朝廷存粮折算为钱,以年息两成的利率贷给破产农民、城市手工业者。
在帮助百姓恢复生产的同时,给朝廷带来一条新的赚钱路子,此外,还能缓和民间的资本矛盾,减少印子钱之类的高利贷对百姓的剥削。
从初衷以及制度上来说,这条路子没什么问题,但在歪嘴和尚唱斜经的情况下,青苗法,直接就成了高利贷的代名词。
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钱,他并不会按照制度设想的那般,流向缺钱的地方。
因为在执行的过程中,地方官吏首先需要考虑的不是将钱借给谁,而是将钱怎么收回来。
放在后世,这个叫坏账率。
因为坏账的问题,地方的官吏在房贷的时候,往往选择将钱借给大户。
相比于贫苦百姓,乃至于小门小户,还是大户在地方的官吏的眼中更是香饽饽。
因为大户家大业大,钱借出去后有那个能力用这些钱赚到更多的,还上朝廷的钱粮。
就算是还不起,那不是还能抄家还贷么。
而贫民呢,有什么。
烂命一条。
在官府为大户提供了钱粮后,他们会一层一层往下分摊,大户分给小户,小户分给贫民,完成一次财富分配。
但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沾手的人数众多,就会造成利息上涨,最终超过了民间的高利贷。
而现在兴旺银号的全新房贷方式,就是在尝试着跳过这种层层剥削的方式,直接将钱贷给贫民。
历朝历代都没有人尝试过这种放贷方式,而现在朱由校让龙兴银号在京城尝试,是用上了一种让后世人直呼资本家的方式。
没钱还账不要紧,这不是还有人么。
龙兴银号兼职人力资源公司,向各大商行、工坊提供人力中介服务。
而现在,龙兴银号在向百姓提供贷款的时候发现,有人居然组团骗贷。
京城之中,居然有人组织贫苦百姓组团来借钱,钱借出来后,他们捐款跑路,给龙兴银号留下一群背着贷款的百姓。
对于发生的这种破事儿,不管是下面的办事执事,还是刘正阳这个龙兴银号的主事之人,都是非常的头疼。
皇帝让龙兴银号给普通百姓放贷的初衷,是鼓励百姓进行生产,同时对那些没有其他劳动技能的人进行再教育,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而不是让某些人从中不劳而获。
现在刘正阳发现,这顺天府及周遭的府县,这破产的百姓是越来越多了,多到他们给各家商行、工坊当中介,这“简历”都得丢一叠送一叠。
“毕师有什么想法?”
听刘正阳说完现在面临的问题,朱由校将自己的目光转头身边已经陷入了沉思的毕自严。
“对于破产的百姓。”(本章完)
https://vvadz.cc/book/40885904/848841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