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212章 徐光启矿场见闻

第212章 徐光启矿场见闻


第212章  徐光启矿场见闻

        剿匪什么的,董应举是没兴趣去看的。

        在往京城写了封信后,董应举继续踏上了用脚丈量顺天府的地面的事儿。

        而另外一边,刚好率军路过的曹文诏,在得到了董应举连夜遣人传来的消息后,他令徐允祯带着两百多人走了一趟。

        然后,从哪老丈所指的镇甸带走了三四十人。

        这么抓人会不会造成冤假错案什么的。

        那个不是他这个领兵将领需要关心的问题,是刑部和锦衣卫的事儿。

        而且,被抓的都是些经过了村民指认的无业游民,不管是不是强贼,最后都会被送到西山去挖矿去。

        至于说这些人愿不愿意,旁人会不会说什么。

        来,说一个。

        前番,皇帝让锦衣卫往西山、石景山送那些个无业游民的时候,意思表达的很清楚。

        虽然这份工作有着强制性在里面,但给了你足额的工钱,你还不愿意?

        当日夜晚,被那老者说是强贼的一伙人,就被送进了刑部大牢。

        而与此同时,锦衣卫指挥同知许显纯,也收到了一封信。

        “抓到群强贼,需要我们锦衣卫直接查补?”

        翻看着董应举派人送到北镇抚司的信,许显纯皱了皱眉头。

        这个顺天府知府,在指导他们锦衣卫做事儿?

        虽然有些不爽董应举的行为,但许显纯觉得,在决定怎么对待董应举之前,还是先要弄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

        “查清怎么回事儿了吗?”

        这么想着,许显纯转头看向刚刚进来坐下的田尔耕问道。

        “大人,我去刑部问过了,都是些村里的闲汉。”

        见到许显纯问自己,田尔耕立刻抖擞精神,将自己询问回来的消息告诉他。

        “至于董知府信上说的灭门惨案,也是真的。”

        “我查询了档案,是去年发生的,顺天府衙门缺人,查不清楚,就甩给了我们锦衣卫,骆指挥在时,也派人下去查过,但一直没个头绪。”

        闻言,许显纯皱了皱眉毛。

        听田尔耕的话,怎么感觉事情有些不对头。

        这个董应举,是让他们将一件无头公案给安在一群闲汉的身上?

        “案子有没有可能,是那些个闲汉做的?”

        “还真有这个可能。”

        闻言,田尔耕点了点头。

        “我带着锦衣卫刚进刑部大牢,就有胆子怂的要举告,说是他们知道好多起命案,都是他们中的一个人领头做的。”

        “事关人命案,就算刑部、大理寺判了,但最终我们锦衣卫还是要查补一遍的,所以我就将那几个要举告的人带了回来,打算审一审。”

        “嗯。”

        听着田尔耕的话,许显纯点了点头,示意对方去做事儿。

        “我感觉这背后有个大案子,你去将那些人都保护好,不要让给灭口了。”

        “是!”

        闻言,田尔耕一拱手就下去了。

        灭门惨案,这种事儿,是要上达天听的。

        最终查明白了,罪犯被抓住,最轻也是要判个死刑的。

        慎刑这两个字,从李唐时期就已经开始,死刑的最终判决权,就被收到了皇帝的手中。

        而大明,对慎刑更为重视。

        大案都是由当地官员初次办理,而后进入三复奏的流程。

        先是由地官府的上级进行复核,复核不准,发回重审。

        而后,由刑部复核,刑部复核不准,再次发回重审,然后转交大理寺。

        大理寺复查之时,案件同时还会转递内阁,由内阁做出判断后,送往皇帝案头。

        而人命案,特别是判死刑的案子,则必定是要上皇帝案头的。

        只有皇帝批了字,死刑才能得到执行。

        在这个过程中,锦衣卫的作用就是查补。

        现在,董应举让曹文诏送回的这些人,直接明说是灭门案。

        已经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塞到了刑部的手里。

        就这董应举还嫌不够,居然还要他们锦衣卫提前下场?

        看着离去的田尔耕,许显纯的脸色一阵变幻。

        要不要这么快就参与其中呢?

        许显纯一个犹豫,就犹豫到了次日清晨。

        而朱由校这个皇帝,也知道了天子脚下居然发生了灭门,这种惨绝人寰的事儿。

        “刑部之前怎么查的?”

        听着魏忠贤对整个事件的描述,朱由校摸着自己的下巴问道。

        “刑部尚书一直暂缺,案件发生后,也只是当地官府在查,至今没个回报。”

        “废物。”

        闻言,朱由校骂了一句,而后道。

        “这事儿伱什么都不用说,什么都不用做,看着锦衣卫和刑部的人去查就行了。”

        挥了挥手,朱由校对魏忠贤道。

        “奴婢明白了。”

        听到皇帝的话,魏忠贤微微躬身,应命道。

        看着魏忠贤离开的背影,朱由校手指在桌面上点着。

        在事情正式查清之前,他不打算出声。

        董应举,正在顺天府立威。

        这个时候,身为皇帝手中一把刀的东厂,做什么都不合适。

        锦衣卫,就算再是一个特务机构,那也是一个有着明确职责的国家机构,其他衙门走流程,是能调动,是一个能上大议的衙门。

        但东厂不一样,东厂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皇权,只对皇帝负责。

        东厂的目的,是监督,这个时候如果让东厂介入,对于他目前在做的事情:明各衙门权责这个目的,是一种亵渎。

        决定先看看董应举的动作如何,再考虑后面的事后,朱由校的脑筋突然一转,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不过,对于新政的效果如何知道,却是个问题。”

        “要不要建立一个中央统计局。”

        就在皇帝琢磨着新弄出一个衙门的时候。

        在石景山住了有五日的徐光启,也被人带来了董应举让人将一窝子“闲汉”当“强贼”给送进了刑部大牢的消息。

        听完了工部文书对董应举之事的描述,徐光启安顿了几句什么都别问的话后,挥手让对方离开。

        “这些人已经开始动了。”

        看着离开的人,徐光启眼神闪烁。

        顺天新政,肯定是伤害到某些人的利益了。

        若是放在平日里,朝廷抓一窝子闲汉这种事儿,怎么可能传播的这么快?

        不过,在这件事上,徐光启不打算出声。

        皇帝五次三番的强调,各部衙门不得越权行事。

        他这个工部尚书在这件事儿上没有发言权。

        思索了一会儿后,徐光启的注意力重新放在自己的工作上。

        铁课一月一缴,三月一总。

        他眼前的账本,是石景厂三月份的账本。

        三月一个月,石景、西山两厂产铁一百五十万斤,产煤三百六十七万斤。

        换算一下,就是铁一千两百五十吨,煤三千零五十八吨。

        <div  class="contentadv">        其中,二十分之一是作为朝廷矿课,朝廷能免费使用的。

        当然,原料免费,但工本费是要收的。

        手指在账本侧的算盘上一阵拨弄后,徐光启皱起了眉头。

        皇帝出钱,赵爽这个皇商管理,内廷的兵仗局,工部、兵部出工匠,共同攒的这个局。

        用后世的话来说,石景厂、西山厂大股东是皇帝的内帑,小股东是朝廷诸多衙门。

        目前看起来,在皇帝持有了石景、西山两厂后,朝廷的矿课收入增加了。

        但是,在一众工匠被抽调进入两厂后,朝廷的支出也同步增加了!

        要知道,大明以前对于工匠,可是处于一个基本白嫖的状态。

        这就不得不说蒙元造的孽了。

        唐宋之时,对于手工业者虽然也是谁挺看不起的,但也仅仅是用“番匠”、“当行”这两种方式,进行造册管理,并未多做限制。

        而到了蒙元时,这些人将被征服者的工匠编为匠户,列入匠籍,分别归了官府和军队以及赏赐诸王府。

        归官府的叫“官局人匠”,归军队的叫“军匠”。

        这些人免除官工场作坊制造以外的差科,其匠籍世袭,匠户眷属婚配受官府管制。

        当年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对这个制度就没怎么变过,或者说想变也不知道汉唐时期怎么管的。

        啥?问人?问谁?

        满朝官员,多半都是出过“夏伯启剁指案”的这种元儒余孽。

        真的别指望这群人能给你搭建出个什么科学的管理办法。

        然后,大明就对元蒙工匠行业管理法进行了继承,接着施行了一刀切,这种最为简单的管理办法。

        一律编入匠籍,隶属于官府,世代相袭,实行轮班或住坐为国家服役。

        而随着皇帝在京中废了匠籍,朝廷没了免费劳动力。

        现在,别的不说,工、兵两部在两厂进行来料加工居然要出钱。

        想到这里,徐光启就忍不住挠了挠头。

        对于这个事儿,他徐光启还真的不太好评价。

        站在民众的角度上讲,匠籍取消是善政。

        但站在朝廷的角度,开支增加却不是个好事儿。

        思考了一会儿之后,徐光启还是决定找皇帝商量这个事情。

        将账本放下,徐光启令人开始收拾自己带来的东西,打算回京。

        在仆役收拾东西的时候,徐光启则是在石景厂中转悠了起来。

        分步骤生产、管理,很新颖的管理方式。

        这是徐光启的对石景厂的第一印象。

        石景厂的生产方式,是一厂挖矿,二厂炼铁,三厂加工。

        三厂互不干涉,却又紧紧联合在一起。

        根据赵爽所言,这是皇帝亲自设定的。

        而同样由皇帝提出的管理方式,还有工钱的发放。

        重体力劳动的工钱原则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不得。

        而工匠的工钱,则还引入了一条叫做“工级”的东西。

        根据工匠所属级别不同,每月能拿到不同的基础工钱。

        而除了基础工钱后,还有绩效工钱,是按照劳动量发放。

        皇帝的这套工钱政策出来,据说石景厂上下的劳动积极性非常的高。

        看着路边走过的工匠,徐光启有些感慨。

        皇帝是舍得花钱的。

        将这些历代都是匠籍的工匠从户籍簿上解脱出来,然后又给增加了收入。

        这些人对皇帝的感恩戴德,已经不能言表了。

        突然,徐光启见到一群工人推着一辆辆车,运着一节节铁条,进入了这间工厂。

        看着这些工人车上的铁条,徐光启忍不住上前在一车的身前站住脚,拦住对方,伸手摸了摸车上的铁条。

        “你们这是要做何事?”

        “嗯?”

        被徐光启拦住的那壮汉抬头一看,就见到一个身穿粗布衣物的老者,正在双目紧紧的盯着自己。

        看到对方脑袋上的乌纱帽,这壮汉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我们要铺设铁轨。”

        “铁轨?”

        闻言,徐光启皱了皱眉头。

        这又是什么东西?

        “是皇爷的发明。”

        就在徐光启还想问什么的时候,郭真跟个鬼魅一般,突然出现在了徐光启的身侧。

        “杂家带徐大人长长见识。”

        说着,郭真对徐光启做出了一个邀请的手势。

        见状,徐光启眉头跳动,跟了上去。

        上好的铁料,打造成没用的铁条,这不是浪费么。

        带着徐光启一路向着后山走了许久,一行人才算是到了目的地。

        然后,徐光启就睁大了眼睛。

        “就是这个,徐大人没见过吧。”

        指着正被一头头骡子拉着行驶在铁轨上的矿车,郭真自豪的道。

        虽然是皇帝的主意,但却是他亲自监督弄出来的,郭真当然有自豪的资本。

        “有了这些铁轨,现在石景厂的矿石运输可快了。”

        “铁轨是这么个用处?”

        看着被骡子拉走的矿车,徐光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矿石的运输,是一个重复、劳动量大、繁杂的工作。

        用轨道在固定的出发地和目的地构成一个循环。

        虽然耗费了很多的铁料,但的确是提供了方便。

        “这都是皇爷想出来的,虽然造起来很贵,但运输矿石确确实实是方便了很多,也节省了很多的人力。”

        看到徐光启恍然的脸色,郭真耸了耸肩膀接着道。

        “目前,这个轨道和矿车,还只是在测试阶段,只在石景山的铁矿到炼铁厂有这么一段。将来我们还打算在西山那边也建一套,方便运输。”

        “能增加产量,是好事。”

        听着对方的话,徐光启点了点头,然后一转话头道。

        “不过,这上好的铁料铺在路上,你们就不怕有人给偷了?”

        “偷?谁敢偷?”

        闻言,郭真翻起一个白眼。

        “铁轨哪怕是在晚上,都是有专门的护卫巡查的。”

        “再说了,偷铁轨可是要被罚去西山做三年苦工的。”

        “。。。”

        听到郭真的话,徐光启的额头上浮现出几条黑线。

        这是皇帝的惩罚规则吧。

        这肯定是皇帝的惩罚规则吧。

        皇帝这是罚人去做工罚上瘾了吧。

        ps:别说什么马拉火车这种事可笑,轨道交通最早的用途,就是为矿场提供畜力运输。

        还是没思路,明天接着整理。


  https://vvadz.cc/book/40885904/849183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