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人生大赢家 > 第一百零八章熟悉周边环境

第一百零八章熟悉周边环境


接下来的几天小秋吃饱了饭就到处逛,她要熟悉周边环境,她不仅要熟悉鹿圈,还要熟悉附近的亦庄和旧宫。她去过热闹繁华、门前的公路上车如流水的亦庄镇政府,也去过高楼林立、但行人稀少的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去过看起来相对热闹的旧宫镇,经过几天闲逛,小秋对这三个地儿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小秋所租住的村是鹿圈二村,位于北京南五环外侧,东北枕凉水河,隔河与亦庄相望;西北与旧宫相毗邻,而被南五环所隔开;南边是农田,种有农作物和蔬菜,也有一些厂房、库房和垃圾填埋场散布其中。

有次小秋沿农田的田间小路去瞎逛,竟看到有一大片农田被围,围墙门口挂有农科院农业试验基地的牌子,门口静悄悄,门内也不见有什么人出入,当时小秋很想进去想想这农业基地里都种些什么、有哪些设施,但在门口忐忑了半天,终是没敢进去,怕被里面的人当成了贼。

还有很多农田竟不种农作物,而是种满了各种树苗,想来是为市内搞绿化用的。这些农田的南边散布着村庄,看起来就和纯粹的农村没啥太大的区别了,那种大都市的气息已淡到没有。

但听人说,离这儿三四公里处有个南海子公园,内有麋鹿苑,是明清两代的皇家苑囿,是清朝皇室狩猎的地方,有许多种动物,以麋鹿为最,面积辽阔,物种繁多,相当适合去休闲玩赏,也是当时南郊最有京味儿的地方了。小秋心里也很想去看看,虽听说离得很近,但毕竟没去过,不知道具体方位和路线,再者小秋还真的没有赏玩和休闲的心情,她现在出来逛只是想熟悉周边地理环境,以免将来独自出趟远门回来时找不着北。这鹿圈,看来也就是北京南郊的一个普通乡村而已,在现代经济的发展浪潮中还有田可种还没有失去本貌。

逛完鹿圈后小秋又去亦庄一带遛达,遛达的范围广了才知道当初自己所从事保姆工作的贵园南里和富源里只是亦庄镇上的两个居民小区而已,这样的小区在镇上还有好几个,什么贵园北里、梅园、金地格林小镇等等,居住区东南方向的区域才是重点,那儿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外各大企业云集,光世界五百强企业就有三十多家。

但小秋徒步沿着大街走过去,并没见大街上有多少人,只有穿梭来往的车辆。这儿不像南方小镇的工业区厂房那么集中,而是散布在各处,企业之间的间隔很远,上班时员工们又不出企业大门,所以看起来很冷清,街道上虽也有不多的几个行人,大都是在此上班的白领,来去脚步匆匆,只有扫大街的保洁的是不紧不慢的,再有就是街边树荫下板车上或躺或坐的收破烂的小贩们意态闲适。

如果一个人陌生人独自来这儿找工作,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各大企业门前都不贴招聘启事,人家要不要人你根本就不知道,难道你好意思每家企业挨个问去?而且都有保安,你连大门也进不去。当然,这些大企业招人招的大都是高学历的人才,而低级劳工只需和劳务中介打个招呼就行了。

这开发区很大,街道也很多,来到这儿迷路的人也不少,小秋一上午竟遇到三个问路的,还都是开着小车的,小秋也没法给人家指路,自己本就是个外来的陌生人呢。转了两条街小累就觉得累得大腿根疼,于是在路边歇了一会儿就往回走,到了亦庄居民区边上又沿着标示着“荣京西街”的大道向西南方向走,竟又走回了边上种着桃林的凉水河边,于是跳下公路,钻进河边绿化带,找了个凉亭,用捡来的报纸擦了擦,躺下小憩了一会,然后才走回住处。

高楼大厦、绿化不错,高端大气,城郊的乡村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由昔日的丑小鸭嬗变成白天鹅的典型例子,表现了现代经济对传统农村的吞噬和蚕食,北京如此,各省市自会跟着学,不知会有多少城郊的农村从此消失,虽然看起来繁华了,但那种恬静淡泊亲密接近大自然生活方式的消失,也让人觉得有些伤感。

旧宫和亦庄一河之隔,和鹿圈一路之隔,从鹿圈村去那儿游玩比去亦庄开发区还近,因当时六生所结识的一个民工的怂恿,小秋和六生就趁现在自己不上班的空闲时间,从鹿圈搬到了旧宫居住。所居之所就在凉水河西畔,南五环路内侧,虽说是换了地名,其实也就像是从村南搬到了村北这样的距离而已。


  https://vvadz.cc/book/53451746/678522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