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人生大赢家 > 第五十二章还得还债

第五十二章还得还债


悠忽又到了年底,小秋和六生就带着孩子回家过年.经过了这一年的时间,威儿已经会说话了,也会走路了,只是有时依然让大人抱。这个年是小秋有生以来真正的独立过年,因为婆婆已说过:我和你爹年纪都大了,为了不拖累你们不招你们嫌,咱们还是分开过吧.分开就分开吧,小秋内心里也是乐意分开的,并不是嫌弃老人,而是自己日常爱看书,爱安静,不喜嘈杂,又不善与人打交道,分开了倒也落个清静自在,且自家做饭自家吃,也不用担心自己厨艺不好而招公婆闲话.两个年近七十岁、已娶过四个媳妇、嫁过两个女儿、重孙子重孙女已有了五个、外甥都快结婚的老人已没有什么家产可分,仅一张旧大床一张旧书桌一桶一灶几张旧被而已。小秋就让公婆把这些东西全拿去用,自己再买新的。公婆就搬去了据说已移民去了新疆的老三院里.因老三三间屋空间有限,摆放不下,只好把床和桌还暂丢在小秋和六生的后院里,小秋就吩咐六生把这些老家具抬到西屋里放着。

公婆又作主把村东半里路远的北临蓄水池的一块南北向的耕地给了小秋和六生,公婆说那是二亩地,后来小秋娘家父亲经过地头时仔细端详了一下说最多只有一亩八。后来又经过公路加宽占去一部分地头,怕一亩七分也没有了。这点地加上那个占地不到三分的院,就是以后小秋和六生过日子的全部财产和凭仗。

就在腊月二十八,这大年底下,就有人上门来讨债:说是六生两年前盖房子时招待师傅们的烟酒钱一百.这是结婚前的欠债,按理说应该归于父母吧?但两个年近七十岁的老人有什么积蓄去还,小秋只好忍气吞声掏出钱给了讨债人.哪知这个刚走,又来一位,说是当年结婚时向他家借的,也不多,也就三百元,说是六生亲自向他借的.小秋只好忍着气又掏出钱替他还了.人家刚结婚的小媳妇,都是想法儿从公婆身上榨油水,小秋倒好,反倒替婆家还婚前的债!晚上六生从外面游荡回来,小秋就逼问他到底外面还欠了多少钱的债?六生就说还有一千元未还,是盖房时借族叔的.小秋听了真是气得连吵架的力气都没了:这整个后院就这三间房,连间厨房都没有,还盖得不伦不类,院子是坑都不填一下,竟还欠有外债!结婚前他家穷到啥地步了呀!

此时,小秋真是恨自己的母亲:婚前让你来相家,你相的什么呀!现在女儿进了这穷坑,你可满意了!

恨虽恨,但事到如今,只好又开箱拿出压箱底的一千元钱,给了六生,让他赶紧去把钱还了,不要大年底下让讨债人一个接一个地来讨债,多不吉利多丢人哪!处理完了债务,小秋就考虑过年的事.

如今既是已经分了家,这个年自是要自个操持着办了,这个年,在某种意义上可说是小秋过的第一个独立年.从祭灶那天起,小秋就在心里计划这个年该怎么过,该操办些什么.在小秋的记忆里,过年就是清扫门户、买年货、贴春联、放鞭炮、燃红烛、焚香磕头、包饺子、蒸馒头大馍枣山、炸鱼炸丸子、煮肉紧刀头做神前的供品,再有就是除夕的团年饭、初一的大拜年、初二至初十的待客.至于待客,小秋和六生刚结婚一年多,公婆还在,兄嫂又多,估计婆家的客分不到自家来;至于拜年,公婆是村里辈分最长的,村里族人中没有同辈分的,别的几个和公婆辈分相同的老人因不同族,拜年可以不去的,只要给公婆拜一下就行了,倒也不为难.清扫门户倒也好办,年货嘛,穷家小户,随便买几件应景货也就是了,一个捞渣儿集,就把香蜡纸炮春联年画糖果子全买齐了,至于别的东西,比如肉啊菜啊调料啊什么的,让六生去集上买就行了.

年糕是南方食物,作为中原人,这个可以省略不做,炸鱼这活自己还能对付,至于炸丸子虽难但可以不炸,因为自家不一定有客来,做菜时可以不用这个。那剩下的该自己动手的又有点难度的就是蒸馒头大馍做枣山了.

自己虽然也曾蒸过馒头,但那是平时,自家吃,蒸得好不好都没什么关系,但这次是过年用的,是要送一些给公婆的,回娘家时还要带去一些,初一上供时要摆放在厅堂上,特别是枣山,好是要摆放在元宵节的,如蒸得不好,岂不惹人笑话?所以,小秋就觉得很平常的蒸馒头都成难事儿了。但既成主妇,就不得不硬着头皮干了。

腊月二十八的晚饭后小秋就开始和面,在一个大瓦盆里加入平时蒸馒头时五倍的面粉量,再浇上一碗温水,搅拌揉搓,嫌面稀加水,加水过多又加面,终于把面和好,就盖在盆里并移到离火炉不远的地方等面发,然后就去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小秋掀开盖盆的盖子一看,但见发得一盆好面:那面胀胀的鼓鼓的,都快溢出盆子去了,上面还有泡泡和裂纹。小秋就赶快动手蒸馒头。因为没有灶房,没有灶台,也就没有大锅,只好在煤炉上用大点的铝锅蒸。先上好煤块,再在铝里添上足够多的水,放上箅子和湿垫布,盖上锅盖,把锅放在煤炉上。然后就从大瓦盆里捞出面,放在案板上,铺上掺有碱面的面粉搓揉,待揉搓到面团上没气孔看起来很光洁时,再揪成体积略等的一块块,再把这一块块的面团成圆形,再在案板上一礅,就成馒头形状了。等锅里开始往外冒蒸汽时再把这些半陀圆形的面块放进锅里的垫布上,每个之间要留出约一厘米的距离,然后盖上锅盖,再在锅盖上压个重物,以防蒸汽冒出的太多太快,延缓馒头的熟。同时再在锅盖上放个盛有一指深的水的碗,然的就坐等馒头蒸熟。等碗里的水摸着发烫时,锅里的馒头也就蒸好了。用这种方法来断定馒头的蒸熟,是小秋从母亲那儿学来的,早先时钟没普及之时,母亲就是用这种方法来断定馒头是否蒸熟,是否还要加火继续烧。等碗中水烫后封上煤炉,稍等几分钟,揭开锅盖一看:哗,白花花、宣腾腾的馒头躺在那儿冒着白白的蒸汽,像在蒸桑拿的小儿的白屁屁!用手指按下再抬起,陷下的部位很快又弹起,哦,熟了!成功了!总算是没白费力气,这发面也没和自己怄气,乖乖地变成了宣馒头!小秋就一鼓作气,把瓦盆里的发面全蒸完了。


  https://vvadz.cc/book/53451746/6785232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