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沧桑感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伪装学渣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玄鉴仙族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就在小秋情绪极端低落、内心倍感迷茫时,村小学的校长找小秋父亲谈话了,问小秋愿不愿意到村小学任代课教师?父亲当时就替小秋答应了,小秋呢,虽然无颜面对学校中当年教过自己的老教师,但落榜后在家里暂时也没什么事做,又怕被父亲责骂,也就到村小学报到了。原来村小学的会计有天到小秋就读的高中学校去找人办事,看到张贴的英语成绩榜上小秋名居第二,觉得是个人才,当学校缺少教师时就把她推荐给了校长。
这位村小学的会计也是这所高中毕业的,只是比小秋早毕业了十来年,算来既是同乡也是校友。校长倒也很看得起小秋,就让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她代三年级的语文课、自然课兼班主任,一个月给她开六十元的薪水。
九十年代初的六十元是低工资,村里那些南下打工的女孩子一个月都挣到一千多元了。
当时村小学已破败不堪,这儿已不是当年小秋就读时的校址了,老校址因为是建在第六生产队的地盘上,后来人家看这儿靠着公路做生意方便,就要走了,校址不得不迁移。
小秋印象中,原来这一带的大队部是好大的一个大院子,绕院一圈的房子都是大队部的,平时开社员大会就在这里,能容纳几个村的人,可现在那个偌大的大队部院落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的私宅,现在大队部办公的地儿就龟缩在那些新建的民宅后面,只剩下一个巴掌大的小院和三间办公室了,后来这三间办公室又被大队部的一个妇联主任租去帮初中毕业的女儿开办幼儿园了。
现校址原来是大队部的面粉厂,这面粉厂早就停产了,在小秋的记忆里,恍惚还有关于当年面粉厂热火朝天工作场面的模糊片段,那都是幼年时代的记忆了。这面粉厂中间还转做过别的用途,后来就一直闲置荒废在那儿,成了顽童们嬉闹玩耍的场所,现在就成了无处可去的村小学的校址了。
那些不知建于哪个年代的土坯瓦房看上去已是破坏不堪,房子的窗户由于年久失修,上面的玻璃都已经破碎,有的上面连原来的窗框也没有了,一个个的窗口就像裂开的大嘴巴一样地敞着,仿佛在品味着岁月沧桑的苦涩。没窗的室子夏天倒是凉快,冬天可就不好过了,也只好用塑料布钉上,为孩子们聊挡风寒。全校十来个教师集中在一个大屋子里办公,这间大屋子高大轩敞,只是已经很破旧了,这儿原是老面粉厂的办公室,那后墙上又高又大的玻璃窗在昭示着这儿往夕的不平常。
这间屋子正中并排摆放着两个大木方桌,老师们就围桌而坐办公、备课、批改学生作业。这些教师中有小秋的启蒙老师张老师,当年是风韵犹存的中年妇女,如今已是鬓角堆霜、背脊佝偻的老人了,但还是兢兢业业、认真仔细地地批改着孩子们的作业,战斗在教育第一线。
当年那位对小秋极为欣赏、随班任班主任的梁老师也还在,还是那样不苟言笑、正襟危坐。只是脸上多了几道深深的皱纹,而且当年业余捕鱼的爱好还保持着,放学后还和当年一样骑上带着渔具和渔篓的自行车去村外的河边捕鱼;那位向校长推荐小秋的会计当年是刚从高中毕业的毛头小伙,如今已是学校骨干,这可是位聪明机变的的人,当上会计不几年,家中已盖起了两层楼房;那位代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女老师,当年是本大队有名的美女,她的婚礼曾经轰动全大队:因为这是官官联姻,她哥哥当时是公社派出所的所长,她公爹是县里的干部,但世事难料,如今她哥哥早已还原为一介平民,她公爹也已经去世,那一代的干部还不懂得以权谋私,也就没给子女谋取上差使,她老公当年也就是在小学里代课混日子,且也早早过世了,她如今大概是顶老公的名额,因为学历不高,文化不深,也只能代代小学一年级的课了。
面对这几位教师是小秋是惭愧的,想当年小秋的学习成绩是何等的棒啊,整个小学阶段都是班里第一,从来没得过第二,是老师们心目中标准的大学苗子,没想到如今却是名落孙山,面对当年曾对自己寄予了厚望的老师们,情何以堪!但这些老师们表现得都很平淡,竟没有一人问过她落榜的事,或许是顾及到小秋的自尊心,或许是这些老师已看穿世事,不计成败了。
除了这几位当年教过小秋的人外,还有几位是新进之人,那位名叫敬兰的,就是当年曾和小秋一块读过重点初中的那位女孩子,现在在教二年级的数学和自然;那位大眼睛高个子热情似火笑声爽朗的名叫小记的女孩小秋还认得,当年在小学比小秋低了几届,现在在代二年级的课;那位长得儒雅斯文的高个子年青老师,是从别的大队调过来的,每天都要在家和学校之间往返五六里路,这位外来老师在教四年级的课程。那位长相漂亮的性格豪爽的年轻女老师,是小秋村西头某人的媳妇,孩子刚五六岁,老公在县里当差,也和小秋一样,是个高考落榜生,在代教三、四年级的副科课程。那位富态的中年男老师,也是小秋村西头的人,原在公社粮站上班,后被精简下来,就进了村小学代课,和小秋同教三年级的学生。
这学校里的头号大人物,握有聘任解雇大权的校长,是小秋本村第六生产队的人,当年小秋读小学时此人并不曾在本校任教过,那时他在别村当老师。在小秋的印象中,这是个看起来很老实又很平凡的人,不苟言笑,不善言辞,此人留给小秋最深印象的就是那严肃认真的瘦长脸、扣得紧紧的中山装的风纪扣、头上的蓝帽子和一走一摇的高高的瘦身躯。
在这十来位老师中,拥有教师证的就只有五个人,他们是老张老师,小秋的原班主任梁老师,外调来的李老师,校长和会计,最有潜力考取教师证的当然是小秋和那位漂亮的年轻妈妈,毕竟她们俩个都读完了高中。那位年轻妈妈果然有上进之心,课余时间在自学,想考成人大专,她还曾就数学方面的问题专程去晓晓家请教过。
小秋呢,倒没了再考之心,连正规高考小秋都没有去复考,何况这已低了一个档次的成人考呢,在小秋看来这也没什么意思,小秋也不想终生只做个小学教师,虽说小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这职业是无尚光荣的,但小秋志不在此,来校代课也只是人生过程中的缓冲而已。
昨天还是学生,今天已成老师,小秋心里有一种恍然如梦的感觉,小秋想,也感觉也许就是书上所说的沧桑感吧。
https://vvadz.cc/book/53451746/678523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