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农女重生:再嫁残疾相公 > 213,蟒袍加身

213,蟒袍加身


有了第一个,便会有第二个,陆续有几批兵士,都表示了愿意留下来的意愿。

见大部兄弟都倒了戈,剩余的一小部分,心里也动摇了,如果说整支部队回去,还有希望,那几个人回去,真的是送人头到刀口上去。

索性放弃了心理挣扎,也跟着留下来。

李长泽却对最后那百来名兵士说:“我们不强求,所有到这里来的人,都是自愿的,为了守护这个共同的家园而努力,像你们这样不是心甘情愿留下来的,我们不要,因为但凡一个人有异心,往后遭祸的就是咱们几万条性命。”

那百来名兵士知道这个时候不表忠心是不行了,因为犹豫不决已经触到了这些人的逆鳞,定是要被拿来杀鸡敬猴的。

于是这百来人表示只要同意他们留下来,做什么都完全听任他们的安排,绝无二言。

李长泽见他们态度诚恳,这才收了人,长安军总人数迅速扩张三万人有余。

是夜,长安营的议事屋里灯火通明,几个主子都聚合在这里商议今后的长安军走向。

经此一闹,长安军已经不可能低调,直面朝廷是必然的。

沈父对朝廷形势最为熟悉,首先发言:

“朝廷边线蠢蠢欲动,二十万大军镇守望整个边境线,现在朝上没有拿得出手的武将,对内只有京城禁军五万,以及各省城守城军,另有两藩王各拥十万大军虎视眈眈,暂时肯定不会先攻过来。

这次无理由发兵抓捕,未必是朝廷的意思,可能只是城官的一种试探,但他万万没想到,咱们能把那一万精兵拿下,现在可能也追悔莫及。咱们索性把辽城直接占下,三万兵马,朝廷轻易不敢妄动,否则动的就是国之根本。”

他背着单手踱了两步,又捋捋胡子,沉吟着继续道:“以我对当今圣上还有内阁的了解,他们也不会主战,多半要使用封官的路子对你作暂时安抚,日后再寻机行事。”

容师傅:“那小儿他算个嘚儿,我就知道他没能耐敢动我的阿泽。”他是前朝的人,自然要当朝个个都看不顺眼。

他铁血之性已成,难免有时冲动,沈父早已习惯他此方模样,只问:“以你的资历,你客观评价一下阿泽阿湛他们现在的战力,我们听一听,做进一部署。”

容师傅一提起这两个得意门生,就满面红光。

碍于身份尴尬,他以为就这样一身本领老死了了,没想到还能收弟子带兵,实在无憾。

“阿泽、阿湛两人各有所长,我一直说阿泽更有大将风采,是因为他各方面的可塑性更强。阿湛跟着你长到现在,他很多观点,想法都已经定性了。不像阿泽,他野生野长,骨子里的野性一经迸发,比起同样水平的阿湛,就能发挥得更好。

至于战力方面,他们的水平没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实战经验少。此次我们占尽地形优势,也人多势众,加上忆丫头确实聪慧,能打配合,要真从一开始就正面刚,长安军就算胜,也只是险胜,像现在这个结果是不可能的。”

沈父颌首,跟他所想相差无几。

“所以我的意思是,如果确有封官之举,不妨先应下来,将计就计,趁此壮大队伍,休养生息,这条路要继续走,这点兵马差太远,不成气候。”

李长泽:“我们这点兵马数,此时看来,微不足道,但学生认为,却是微妙的正好。再多,朝廷定要下定决心,着力清剿,再少,都不够守城军干。”

沈湛:“没错,此乃一幸。”

“事不宜迟,长安军应该马上出发,占下辽城城卫,否则,等城官求调来附近少城的军队,咱们的麻烦又要多出不少。”李长泽道。

众人皆认可此种说法,如果说前期长安营的人,对民与官斗还余有一点天性的退缩的话,那么经过昨日一事,已经完全没有了。

逃荒需要父母官时,没有得到应有的安抚,反而还被各城驱赶。好不容易定下来,父母官还找各种由头过来要对主家赶尽杀绝,那跟对他们赶尽杀绝,有任何区别。

活路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主家如果不争取,他们也不知死了几次了。索性大伙是一起生一起死,占座城算什么。

消息一经下放,那一万收归的守城军还有哗然,长安军全体却平静地接受了命令,并且随时准备开拔。

和林忆一样暂时留守的妇孺也该干啥干啥,一点担心都没有。

新整编的长安军,连夜出发,每经一镇,二话不说,拿住镇官,直到省城,把城官拘起来。

辽城的守城军主将被气死,军士也刚反了水,城官无兵可用,求调的文书已经发不出去,只能束手就擒。

不过,远在京师的关家还是得到了消息,匆匆上奏了辽城之事上达天听。

天子果然如沈父所料,听闻对方三万兵马,在内阁一众官员主张下,最终封官暂时安抚住,还有大堆赏赐跟着敕牒一起快马加鞭关往辽城。

委任状一到,官印易主,李长泽莽袍加身,跃身成了朝廷要员,新编长安军也摇身一变,成了正规军。这下,就连新收的那一万军士也心服口服,五体投地。

各镇官成了属下,被虐一番后还只能拜见,再自回各自镇府。

李长泽亲领人回到李家村,把林忆等人接送到城官府。

然后在辽城郊外另划了几块地与树林做为新的训练地,按容师傅的说法,长安军需要不断适应不同的战场环境,来提升自身的战力。

一切都安稳下来,冬季再次开始,去年的冬天,李长泽与沈湛在无休止的对演中度过,而今年,新一代年轻的主将,在为扩编队伍而头疼。

他们必须尽快扩充和训练出规模相当的军队,以免在朝廷喘过气腾出手时,坐以待毙。

最快的方法,就是合并相邻城市的军队,不过,李长泽不可能这么干,他的初衷就是百姓安居乐业,世道太平,如果他去合并城池,一场场的战争不可避免,到时他就成了那个制造争端的人,这是断断不能的。

正当他为此费尽心思仍不得其解时,远在京师的天子发来一道圣旨,却意外送来了破解之道。


  https://vvadz.cc/book/58528122/678521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