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 第60章、密报、书、信

第60章、密报、书、信


  朱慈炅的早餐没有刘一燝来打扰了,他在前院安排工作,挺忙的。
原本朱慈炅只指派了倪元潞为他的专职中书,但刘阁老不愧是做个首辅的人,天工院的所有中书都成了给他跑腿的了,被他指挥得团团转。
四王今天也是第一天上班,但朱慈炅并不打算去看。他们咸鱼太久了,估计连门都摸不清楚。不过有四位翰林出身的秘书,应该也出不了问题。
三位叔祖估计没有多少参政的兴趣,没关系,相信权力的味道很快就会唤醒他们天家血脉里的基因。
信王皇叔热情估计很大,但现实也会很快打脸,他也会很快发现来自外朝和张太后的掣肘。
朱慈炅美美的吃着鹿肉小包子。最近对肉食有感觉了,应该是在长身体了,要加强下健康管理,一会要和景岳先生讨论下下半个月营养搭配。
天启爸爸和泰昌爷爷身体都不好,朱慈炅对自己的健康成长同样非常关注。好在母系这边的基因不错,老娘身体挺好,外公也是出意外去世的。
朱慈炅已经发现,自己感受到的压制很多都是因为自己的年龄,三岁天子,没有接触过的大臣谁敢相信他能掌权。
其实朱慈炅并不反对太后摄政,但张太后显然有自己的执政思路,她的权力不仅让朱慈炅失去了安全感,更是严重影响到了他的挽明大计。
王之心已经被他派去了南京,等于和曹化淳换了个位置,不过王之心是有任务的,那就是筹备太祖三百年诞祭。
他还要负责一些营建,接待工作,弄得不好,藩王抵南京是要闹情绪的,动手揍他都是小事。内库特批了五十万两银子,或许在张太后看来这是拿银子换王之心真心交出皇店控制权,何况这事本身就是天启遗命。但朱慈炅依然忿忿不平,都是朕的钱。
朱慈炅用完早餐,看着庞天寿收拾,小姨妈房袖在点龙诞香,忍不住吐槽。
“房尚仪,朕早说过了,这是鲸鱼的便便,你天天点这玩意即浪费也不高级。”
你们这些人给朕省两个钱吧,拿去卖不挺好。
房袖折腾了会终于点燃,翻了个白眼,“皇上你就胡说吧。人家南海进贡的,不用才浪费。”
朱慈炅起身活动身体,懒得跟这丫头争辩,一点也不恭顺。
此时,东厂李实的胖身影出现,朱慈炅冲他招了招手。
“叩见陛下。”李实跪下行礼。
朱慈炅抬手示意他起身,依然在做扭腰运动。
“今天怎么这么晚才进宫?”
李实躬着腰,站在御阶下。
“李朝钦今天一大早就到东厂来了,奴婢应付完他才进宫的。”
朱慈炅一下就停住了。张太后,母后,你差点杖毙朕的御马监掌印,现在又要把手伸到东厂了吗?
朱慈炅小脸紧绷,“刘若愚呢?”
李实有些吞吞吐吐,“督公……督公昨夜饮酒未醒。”
“李朝钦到东厂要做啥?”
“说是奉太后懿旨要拿一份档案,孙公公和他起了冲突,奴婢正好在,就一起打发了他,并没有让他进档案局。”
李实禀报,他最近也感觉到压力了。
大内最近不少人开始转投到慈宁宫,小皇帝的权威似乎只是昙花一现,天启棺椁出宫那一日就结束了。
似乎大明未来十余年的核心都在慈宁宫,年纪大点的人已经完全不在意乾清宫的反应了。
李实年纪也不小了,最近和老友喝酒时就谈到了这点,向慈宁宫低头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
高起潜、邱致中、王之心的教训都在眼中,人家是小皇帝嫡系,人也年轻,当然要跟小皇帝同甘共苦,你李实图什么呢?
但李实知道小皇帝的不凡,更知道改换门庭的后果,两边都不讨好,会死得很难看。
更重要的是,他虽然不是小皇帝的嫡系,但小皇帝却在他最低谷的时候拉了他一把。
没有小皇帝,他连被人收买的资格都没有,还因为得罪了外朝清流,说不定啥时候就莫名奇妙的死掉。
朱慈炅重新坐好,真正把张太后当作大敌了。原本,他觉得自己的大敌是天灾、流民、鞑子、士绅,后宫权斗甚至都不屑一顾。
但他突然发现,张太后是他面对的第一座大山,翻不过去,所有的革新都是镜花水月。
“今天有什么密报吗?”朱慈炅淡淡发问,小脑袋往后仰,慈宁宫的动作让他很无力。
“有。”李实的回答让朱慈炅瞬间注意到他,“英国公、定国公、镇远侯、安远侯、定西侯、武安侯、太康伯府均有大量人员入驻皇家四店。”
朱慈炅微愕,脸上露出奇怪的笑容。“原来朕是为人做嫁衣啊,还有吗?”
李实点头,“内厂密报,英国公似乎想要空缺的炽羽、雷霄、骧云三卫的指挥使,太后有点犹豫。但昨夜,徐正元深夜出宫,前往英国公府,应该是太后同意了。”
朱慈炅有种手脚冰凉的感觉,久久不语。
张嫣,你将自己的生死也交给勋贵吗?自己好不容易才建立的基本安全机制,你轻飘飘的就破坏了。
这个娘不能认了,傻娘还知道不懂的不插手,这个一知半解的破坏力简直恐怖。皇权是什么?难道仅仅是这件衣服吗?
朱慈炅有种马上冲到慈宁宫去的冲动,但他很快推测到太后的说辞:勋贵都是国家柱石,他们是宿将,不比你那几个啥也不懂的太监强。
朱慈炅发现自己竟然反驳不了,总不能说是自己在指挥控制吧,她会觉得自己发烧把脑袋烧坏了。
“还有什么坏消息?”朱慈炅感到深深的挫败感。
“陛下,倒不是坏消息。我们派往张家口的番子回来了,那里的情况大略摸了一遍,的确走私严重。不过,如果要处理的话,恐怕要动用大军。那些商人的护卫实力很强,有些甚至就是边军。对了,他们还带回了一封满桂将军的回信。”
李实说完,从袖中掏出一封信,小心摆在御案上,又缓缓退下。
“暂时不要动,继续摸清他们底细,千万注意不要打草惊蛇。”
小皇帝看着桌上的书信,都快不记得给满桂写过信了。不过,番子的主要任务不是送信,所以拖到了现在。
“是。还有就是,崔呈秀案我们已经全部查清,和锦衣卫那边也已经对接无误。只等陛下一声令下。”
“好。正好明日朝会,朕就借他人头一用。你们准备下,一个都不要放过。”
这倒是个好消息,四百万两啊,内库一半了,真敢贪。购买力换算到后世,接近30亿了。魏良卿辞爵清产上供也不过二十多万两,所谓阉党的骂名居然全给魏忠贤了。
李实告退,朱慈炅打开桌上的满桂书信:
【大同总兵臣满桂谨拜皇太子殿下:
前奉东宫手谕,臣即传示三军,将士闻殿下垂询边事,皆北望叩首,声震云中。臣等戍边莽夫,蒙殿下垂问士卒冷暖,敢不以实相告?
儿郎日啖陈米三升、盐豉二合,朔望得羊肉半斤。新制棉甲三千领已随筑堡银抵营,十万两无缺。唯火器局所供三眼铳三十杆机簧锈蚀,已着匠户重锻。医官亦稀缺,创者多以烈酒浇之,此臣之过也。
大同边墙今岁补葺三十里,臣亲验灰浆,凡偷减者已斩三人。殿下所言专款专用,臣敢不从命,必筑金汤以报殿下。
新铸灭虏炮十二位,藏于得胜堡暗台,虏至三里即发。夜不收日巡二百里,前月逐小股插汉儿于杀虎口,斩首二十三级,已腌送兵部。
臣等非勇,乃忠也,他日殿下若有令达,我大同儿郎自当执戟扈跸,虽九死亦荣!
字迹粗陋,望殿下勿嫌。
臣满桂顿首再拜
天启八年四月五日】
朱慈炅实在没有想到,满桂不嫌三岁太子字迹丑陋,反而传示全军。更没想到总兵大将如此郑重对待三岁太子,直言效忠。
朱慈炅郁闷的心情突然大好,提笔便欲再回信,庞天寿进来禀报,“徐阁老求见。”
真是稀客,宣吧。
徐光启拿着一本书走了进来,面色正经,不怒不喜。
“臣徐光启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徐先生请平身,请坐。”虽然朱慈炅一度怀疑此人是名不符实的混混阁老,但基本的阁老礼遇还是要给的。
“谢陛下。臣近日新著成一本新书,想献给陛下。”徐光启并没有立即起身,反而双手捧书。
庞天寿接过,摆在朱慈炅面前。朱慈炅看到书名,差点跳起来——
《商邦考略:泰西尼德兰以商立国考暨汉萨、威尼斯商政析》


  https://vvadz.cc/book/68180502/185827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