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 第28章、大明武殿试

第28章、大明武殿试


  天启八年五月望日,这是注定会被载入重启帝历史的一天。

                  这是大明历史上首次武举殿试。

                  不管李国普当初提出武殿试是什么目的,朱慈炅接招了。

                  大明武举虽然历史悠久,但都到会试而止,殿试从未举办。

                  在大明武举中的确也出过不少名将,比如俞大猷和“三元天下有,两解世间无”的文武双解元熊廷弼。

                  也不是每个皇帝都办武举会试,嘉靖、隆庆年间就几度中断。

                  即便是武举会试,授官也大多不高。

                  不过,小皇帝原来的侍卫亲军,现在的勇士营、四卫营将领方懋昌和陈震亨都是武进士出身。

                  紫禁城西苑太液池畔,甲兵鲜艳,旗帜林里。

                  殿试大校场设于太液池畔,按小皇帝要求,包含了水陆两部份,水中浮台和那两条改装的战船特别突兀。

                  陆上倒是正常的设置,战鼓,兵器架,跑马地,箭靶等陈列表明了殿试的内容。

                  不过,一个不显眼的位置,那50支鸟铳也很异样。

                  校场正北设置监阅台,高大的御座,表明了皇帝要亲临。

                  在士兵护卫的入场左侧悬挂起了三副画像。

                  第一副是大明武举戚武毅公。画像配文是“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第二副是宋武举岳武穆公。画像配文是“精忠报国”。(岳飞武举正史有疑,但枪挑小梁王太有名。)

                  第三副是唐武举异等郭忠武公。画像配文是“居功不傲,忠勇清正”。

                  辰时正,三声炮响,天启八年戊辰科武会试进士四十三人,由会元朱可贞带领正式进入校场。

                  武进士们身着天子麒麟赐服,配戴御赐虎头护腕,左臂缠白麻布九匝,奉盔前行。

                  来到戚继光画像前,集体肃立,朱有贞上前奉香再退回队伍,三鞠躬。

                  “鸳鸯阵破浪,狼筅扫扶桑;蓟镇长城固,戚刀永戍疆!”

                  武进士们齐声高呼,周围观礼文武无不动容。

                  继续前行,在岳飞画像前,这套祭礼再来一遍。

                  “沥泉枪挑金虏帐,朱仙镇刻报国章;莫道武穆含冤逝,岳字旗飘即故乡!”

                  最后来到郭子仪画像前,武进士们的整齐一致更上层楼。

                  “汾阳铁甲今犹在,敢教胡马度阴山;功高不矜凌烟阁,武德长昭镇国幡!”

                  祭完武举三英,校场卫队散开正门,武进士们正式入场。

                  两个大汉吹响号角,四名士兵高举“宣武”“耀威”“镇国”“保民”四道旗牌引领武进士们分成四排入场。

                  武进士们入场站立完毕,监阅台上,少保、太子太傅、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来宗道持卷站出:

                  “天启八年,大明第一届武举殿试开考。恭请陛下!”

                  众武进士立即单膝落地跪迎。

                  小皇帝御辇缓缓而至,朱慈炅拉着方正化的手出现。

                  场中文武看到小皇帝的那一瞬间都是目光一缩,来宗道更是眉头紧皱。

                  小皇帝的身上竟然是特制素纱软甲,腰束麻带,配一柄素帛缠裹的小剑,头戴的是白布遮掩的天子金盔。

                  虽然是皮制染金,但这一身造型透露的政治信号,跟武宗简直是不要不要的。

                  监阅台上,内阁来宗道,顺天府尹刘宇亮,翰林侍读倪元璐,起居官翁鸿业,定国公徐希皋,成国公朱纯臣,镇远侯顾肇迹,全部脸色奇怪。

                  台下众武进士,虽然担心天子年幼能不能长成,但那一身武装,对他们无疑是莫大的鼓舞。

                  天子持剑端坐御座,群臣山呼。

                  天子请平身,缓缓道:“辽东不靖,陕西生乱,贵州未平,国事艰难。祖制云,天子守国门,但朕更想天子犁四方——”

                  来宗道突然打断朱慈炅,“请陛下宣布殿试开考。”

                  他心中对这幼儿天子的心情复杂之极,即有天启托孤的忠与怜,又有对小皇帝聪明早慧的爱与悦,更有对小皇帝跳脱的责与怪,还有对小皇帝手段的叹与惧。

                  小皇帝已经闹出好大事故,再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他非常担心这主少国疑的局面下发生一些不好控制的事出来。

                  朱慈炅看着这老头,倔强的表情写在脸上,虽然惊愕,却也不为难他了。

                  “好吧。开考。”

                  小皇帝话音刚落,一群黑巾蒙面持械的人突然冲出,杀向诸进士。

                  场中顿时大乱。

                  来宗道脸色巨变,“护驾!”迅速把小皇帝挡在身后。

                  台上文武也是吓坏了。

                  刘宇亮抄起旁边仪仗就冲到小皇帝面前。

                  倪元璐迅速躲到御辇之后。

                  翁鸿业直接吓爬下。

                  年轻的朱纯臣抓起椅子就要冲下去。

                  顾肇迹也向侍卫要武器。、

                  唯有徐希皋居然跑了。

                  小皇帝大笑,“来先生你干嘛,别挡着朕监考。”

                  堂下众武进士已经和蒙面人打作一团,他们虽然赤手空拳,但手中头盔也是武器,还有人离得近已经冲到武器架上抄起了武器。

                  来宗道这时才反应过来,这是小皇帝的“考题”,一时间,哭笑不得。

                  徐希皋尴尬无比,悻悻而回。

                  看到“刺客”只袭击武进士,有人已经反应过来了,还有人一开始“吃亏”了,正在拼命反击。

                  这场考试来得快,也结束得快。

                  随着方正化上前敲钟喝停,“刺杀”结束了,再打下去要出人命了。

                  武进士被撂倒了八九人之多,还有很多人身中数刀,不过他们的麒麟赐服下都被要求着甲,没有生命危险。

                  可惜,华丽的赐服就这样报销了。

                  刺客们也没有讨好。

                  有一猛将最先取到一杆长枪,一个人就弄倒好几个,虽然他也是衣衫褴褛。

                  御医们入场,检查伤情,快速施救。

                  武进士们没有一个能平息心情,一个个都喘着粗气。

                  被撂倒的人更是气极,出师未捷啊,更是担忧,这场考试显然没考好。

                  监阅台上,小皇帝已经走下御座,走到台前,神色肃穆。

                  “诸卿,这就是殿试。殿试之后,诸卿便也可自称天子门生了。但朕想要告诉诸卿的是,人生处处是考场。朕希望你们将来无论在何时何处都牢记今日的挫败感,时时警惕,处处警惕!你们没意外未来都会是我大明的将军,你们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决定成千上万人的生死,请务必谨慎!”

                  武进士们心情激荡,“天子门生”四个字瞬间提起了他们在心气,啥时候武夫也可以有这称呼了?但这是小天子亲自承认的。“大明的将军”更是勾起了无限期待遐想,所有不爽和疲惫瞬间飞出天际。

                  右手抚胸,单膝跪拜:“谨遵圣谕。为大明效忠!为陛下效死!”

                  这是昨日司礼监公公特训陛见礼节时定的标准回复。

                  虽然一个个灰头土脸,但整齐的动作和回话,依然气势不凡。连台上的来老先生都觉得这届武进士不错,很有精神。

                  小皇帝抬手请平身。

                  刘宇亮终于知道手中主持稿,为啥是第二科开头了。

                  “诸君稍息,准备第二科,‘射’。”

                  终于正常了,但标靶立于百步外是什么鬼?

                  抛射?这能准吗?

                  所有人都面面相觑,会试最远不过八十步啊。

                  当鸟铳被拿上来时候,有的人惊喜,有的人茫然。

                  不会者紧急向会使者请教,得,这一科又拉胯了。

                  不过,鸟铳只是作为该科一部分,弓箭依然要考。

                  “第三科是什么?”

                  又人已经体会到殿试的难度,或者小皇帝的不走寻常路,赶紧询问。

                  礼部官员没有继续为难,

                  “御,操舟和骑马。”

                  操舟?南方的几个心中窃喜,北方的彻底傻眼。

                  “第四科呢?”

                  “力。”

                  “举石锁吗?怎么没有看到?”

                  “这个简单,是奔跑,绕湖两圈。”

                  所有人目光都投向太掖湖。天,至少10里,两圈20多里,所有人脸都白了。

                  “第五科为策,下午,陛下会再来亲测。并综合所有成绩,定下名次。”

                  礼部官员不等这群丘八提问了,呵呵,以为殿试走过场吗?这么多人陪你们玩呢。

                  ******

                  来宗道这位主考官已经不管武举殿试了,一路跟着小皇帝回乾清宫,并且几次拒绝小皇帝邀请他上御辇。

                  小皇帝偷眼看着这老头的脸色,心中知道要糟。

                  这老头不到六十,却是须发尽白,精廋的脸庞自有一股凌然气。

                  说实话,朱慈炅不怕黄立极这种私心过重的家伙,但面对来宗道这种对官场无欲无求的人,一般拉拢手段都无效,唯有恩义可以羁绊。

                  他愿意留在内阁,更多是天启爸爸的遗泽,而不是小皇帝为他做了什么。

                  来宗道或者能力上达不到小朱期待,但基本的政治素质还是具备的,手段也不缺,人品更没得说。

                  这在小朱现在的朝堂简直是鹤立鸡群的存在,如果他不是生在明末,或许也会是位名相。某些时候,小朱甚至感觉来宗道比后世吹爆了的孙承宗更给力。

                  小朱想用他,所以也尊重他,但明显这次殿试搞的这套把小老头气坏了。

                  不管小朱思想怎么成熟,他也还是个孩子,他对此心知肚明,小老头要大动干戈了。

                  偷偷瞥了眼高起潜,高公公,你保重你的屁股吧。

                  皇帝犯错打近侍这套,小朱已经搞懂了。

                  慈禧太后迎接自己儿子,还对来老头施礼。

                  连傻白甜老娘都知道外朝什么人值得自己敬重的,足见来老头的威力。

                  “太后,臣想在先帝灵前给皇上进讲。”

                  来宗道终于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原来是上课啊,好,儿子就需要好先生教。傻白甜老娘赶紧同意。

                  小朱眼珠都瞪出来了,不是揍高起潜,这是要对自己进行精神攻击。

                  “讲……讲什么?”

                  “《武宗毅皇帝实录》。”


  https://vvadz.cc/book/68180502/1862162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