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这条街姐包了 > 第18章 第18章

第18章 第18章


这晚回去之后,莫晓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开始和师父做任务。

        不过,跑图跑着跑着,莫晓便有些心不在焉。

        她在大刀砍在巨龙身上就像是刮痧一样。

        眼看她再被冲撞一次就要回城了,站在旁边观战的单单眯起了眼,加入了战局。

        剑光闪烁,行云流水一套将巨龙带走。

        他立身在巨龙左侧,等着莫晓摸装备。

        莫晓误操作了几次取消,才收集完所有物资。

        “师父,对不起,我……”莫晓挠挠头,“我今天的效率有点低。”

        单单沉默着,没有接话。

        “我就是在想一些事情。”莫晓嘟嘟囔囔,没期望便宜师父能听清这一句。

        不知道是耳机太好,还是耳朵太灵,单单竟然听清了。

        他问:“想什么呢?”

        莫晓:“在想能不能挣钱的事情。”

        单单扶额:赚钱的事情怎么需要浪费休息的精力去思考?

        这不是饮水吃饭,自然而然的事情嘛。

        但他想着这是自己的菜菜子,只得耐着性子问:“什么挣钱的事?”

        莫晓惊讶于便宜师父的耳朵太好使了,又纠结于如何开口。

        毕竟,自己是失业青年的事情,她觉得没有那么光彩。

        ……

        于是,师徒二人做完这个任务后,坐在峡谷边上,吹着风,开始闲聊。

        “你是说你有个朋友裸辞了想去摆地摊?”

        “嗯嗯。”

        “那你…额…她有什么顾虑的呢?”

        “em……就是她读了那么多年书,结果跑去摆地摊——谁都能做的事情。”

        “那她想要摆地摊的原因或者动机是什么?”

        “感觉摆地摊会很有趣,没有那么多复杂人际关系。”

        “那她是准备长期摆还是短期?有实施计划了吗?”单单转动鼠标,正好抽空看下公司周报。

        “我不知道,应该是先短期做看看,然后看有没有长期的发展可能吧。我觉得摆地摊没什么上升空间。”莫晓戳戳手指,“她已经出去摆过一次地摊了,没有她想的那么简单,但是也还好。感觉困难可以克服。”

        单单现在对这件事情基本上拿捏清楚了,慢悠悠地说道——

        “大多数人都会在乎他人的眼光和看法,这是很普通平常的顾虑。

        “不过有的人把它当成枷锁,而有的人把它当成助力。

        “清华北大毕业的,摆摊卖煎饼,做火锅。虽然很多人都会说他们书白读了,但更多的人会因为猎奇心更多地关注、光顾他们的店,甚至有的人会因为这家店老板学历高,就认为他们更靠谱。”

        “对,前几年我有看到过类似的新闻。”莫晓认真地点头。

        “既然你……的朋友已经尝试过一次地摊了,那么对摆地摊的辛苦也有一定认知了。

        “再说摆地摊是否是一门好生意。其实从本质上来讲,摆地摊也是买卖的生意。它所需要的启动资金低,流动性更大,消费者的信任度低,所以往往选择便宜、畅销的货源,利用顾客的消费冲动心理促成订单。无需售后,一锤子买卖。

        “不过现在得益于社交媒体,一些优秀的地摊主已经开始下意识地将熟客拉至微信群,创造自己的私域流量,客群更精准,销量有保底,复购率进一步提升。

        “从公开的访谈数据来看,小摊贩的平均收入比当地平均收入要高,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凌晨起床,准备早餐摊,晚上又在夜市摆摊,甚至随便一个地铁站都有他们的身影。每一个子,他们都赚的明明白白。

        “挺好的。”

        说到这,单单想起去年的一个招商报告里,商圈内流动性大的门店往往都是被当地做地摊起家的人租去了。每年都有一两家能坚持下来,实属难得。

        “至于摆地摊的上升空间,你朋友做过一段时间之后自然就会发现向上的路径。任何业务,只要坚持下去,善于思考,就能发现向上攀升的道路。比如,做低价,做品质,做规模,抓货源,抓渠道,抓运营,判断趋势,等等。很多机会,只有身在其中,且时时钻研的人才能看到。”

        “啊……是这样的。”莫晓没有想过,自己随意的一句吐槽能得到便宜师父这样鞭辟入里的解答。

        “每个人的性格和能力都不同,有的人觉得给人推销东西麻烦,有人觉得勾心斗角累。如果你的朋友体验过了两种工作,还是更想去摆地摊的话,作为朋友,支持她就好了。”

        说完,单单已将周报翻到最后一页,写完最后一个批注,发给了高管。

        高管秒回:“收到。相关细节明天我确认清楚后跟您汇报。”

        单单看了一眼之后,直接将对话框关掉。

        他比较关心语音那一头的便宜徒弟——

        她好像沉默好一会了,是因为我的讲解太枯燥乏味了吗?

        嗯,要不要再开口说点什么缓和气氛?单单犹豫着。

        “师父,你怎么那么厉害!”莫晓克制着内心的激动,“师父!听你这么一说!我觉得摆地摊就是一个大事业呀!!!我肯定会支持我朋友创业的!”

        单单捏了捏眉心:啊,还好,便宜徒弟没被我这么严肃的分析问题吓走。一般公司里听不进去我的话的中层干部还是挺多的,菜菜子比他们强。

        不过,她还是不坦白这个朋友就是她自己呀,那我还是假装不知道吧。

        单单了然一笑。

        他被自己徒弟吹捧着,嘴上忍不住又蹦出一句:“摆地摊在80年代确实是一个大事业,许多万元户都是这样出头的,还让成千上万的无业人员解决了收入问题。”

        莫晓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对于经济方面的历史了解不多,甚至是缺乏常识。

        在毕业之后,她直接进入了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大厂善于培养螺丝钉,她虽然在产品经理的岗位上,但是对于产品的商业逻辑并没有太多研究,因为产品方向都是领导拍板决定,他们就只负责产品的体验优化而已。

        说白了,现在产品经理做的都是产品的修修补补。

        其商业逻辑反而不需要太多了解。

        这就导致了许多产品功能的鸡肋,冗余,反复等等,消耗公司内部资源。

        许多初入职场的学生,都曾经充满了激情。

        小公司没有数据库资源,他们就自己扒市场数据,会编程的去网上扒,不会的就用度娘搜索过期的报告。

        得出来的结论在会议中慷慨激昂地讲演,却被领导一句“我觉得”打了回去。

        他们没有胆量做出更激进的谏言,就这样眼睁睁看着一些商业机会的流失。

        却用“这只是公司的损失”掩盖内心的失落。

        最后变得跟大多数老员工一样,漠然,推诿,只求安稳地拿一份高于平均工资的收入。

        偶尔有摆地摊之类的小冲动,却会因为“这不是一个有b格的创业”“浪费自己的才能”等等奇奇怪怪的原因就否定了它的可能性。

        然后就囿于现状,止步不前。

        不敢裸辞。

        骑驴找马。

        慌忙入职。

        又入轮回。

        ……

        莫晓听了师父一席话之后,内心震动。

        其实,有些道理她自己不是不知道,而是在常年的不用动脑的重复工作中,似乎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既然自己想做这一件事情,为什么要期期艾艾,不敢言说?

        甚至她才刚迈出第一步,就已经做好了缩回脚的准备。

        所以,她才会用开玩笑的口吻告诉别人说:我只是来体验一下,并不是真的想长期做。

        ——不,你实际上是想靠它谋生。

        你想试着从地摊开始,重新找回工作的价值感。

        “师父,你怎么这么厉害。”莫晓诚恳地又夸了一遍,“我想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单单听着隐约觉得她的声音有些哽咽,但又实在想不出刚才他俩的对话有什么泪点,便也没再往这方面想。

        于是他直接略过了这个话题:“嗯嗯,我徒弟菜菜子也很厉害的!所以现在能跟我专心去做任务了吗?”

        莫晓破涕为笑:“好!保证刀刀不空!”

        单单撇嘴:“这个要求也太低了吧!”

        “我这不是循序渐进吗?师父你最好了,肯定不会嫌弃我的,对吧?哈哈哈……”莫晓言语间对便宜师父越发“放肆”。

        单单也不恼怒,甚至还很吃她这一套……

        ……

        撒开了玩到深夜,跟师父一起做完游戏主线任务之后,莫晓才下线。

        她瘫坐在电竞椅上转了一圈,随后站起身,快速翻找出纸笔。

        先是勾勒出了她理想中的流动地摊布局,再列出目前缺少的东西。然后上网查找比价,筛选同城,可以自提为佳。她还找到了本地的旧货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准备明后天去踩点,为货源选品做准备。同时,她申请加入了好几个企鹅群(虽然群里都是发广告的,但莫晓认为这样更有归属感)。

        根据群友和地摊大叔透露的信息,她列出了几个可以摆地摊的区域。特别圈出了几个摊位费低位置又好的高性价比摊位,她准备明天抽出10min先打电话问一下信息是否属实,如果人流量和免费摊位差别很大的话,就准备摆摊出货稳定了之后转战收费摊位。

        》》》下一步出摊计划《《《

        【时间】:三天后

        【改版内容】:摊位升级

        ……

        而那头,大叔回家后,发现自己的女儿还没有睡觉。

        ——孩他妈也不管管。

        这样想着,大叔敲门走进女儿的房间,发现她还在伏案写写画画,都是些圆形的草稿图。

        草图边上还写着,四季、花鸟、动漫等等潦草的大字,有的被划掉了,有的被着重圈出。

        大叔很难看出女儿思考的逻辑在哪里,于是他直接开口问道:“还在画啥呢?字跟狗爬的一样,还不去睡觉?”

        小女生也不害怕父亲的呵斥,直接说:“我在打草稿呢,你又不懂。”

        “就是今天那个扇子上面画画的事?”

        “是啊。”小女生头也不抬地回答。

        “不是说有一周的时间吗?非要这么晚来画。”

        “哎呀,爸爸,您就去睡觉吧。我现在思路正如泉涌呢!”

        大叔说不过,只得退出来,干巴巴地留下一句:“别太晚睡啊!等会我出来别让我看到你还在画!熬夜——”

        “好好好,我知道了,熬夜的小孩长不高嘛!”小女生顺溜地接下话茬,画画的速度更快了。

        “哼,你知道就好。”大叔走出门,还帮她把门合上。

        就看到妻子在主卧门口似笑非笑地盯着他。

        大叔被盯得心发慌,问:“怎么?我脸上有东西?”

        “谁看你了?我在看、戏。”妻子小声地一字一顿地说。

        大叔脸腾一下就红了——

        自家女儿是个自律的人,在学习上和绘画方面都极有天赋,曾经获得过省绘画奖。

        夫妻二人学历低,孩子上高中以来,已经很难给孩子学习上的指导了。

        偏偏大叔有点受大家长的遗风熏陶,有时候非要上前训几句。

        往往是被女儿怼回来,或者敷衍过去。

        久而久之,妻子就养成了看戏的习惯。

        毕竟大叔的大家长作风,也让她在刚结婚的时候受过不少委屈。

        现在总算能看到他在女儿手上吃瘪,叫她如何不开心呢?

        毕竟,古话不是说,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吗?

        妻子弯起嘴角,说:“你这么晚回来还非要上赶着,吃瘪了吧。”


  https://vvadz.cc/book/71087804/628206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