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明最强太子爷 > 第220章 伟业

第220章 伟业


第220章  伟业

朱慈烺并没有明说自己的解决办法是什么,李信和宋康年也没有明问。朱慈烺在返回端本宫后,直接令人将黄宗羲给叫了过来。

黄宗羲因为担任了教育部的官职,这些时日里非常的忙碌,可当他得知朱慈烺召见的时候,还是放下了手里的一切事情,迅速出现在了端本宫内。

黄宗羲向来都是一个高冷的人,跟同僚们的关系不怎么样,跟朱慈烺的关系看起来也算不上太亲近,他待人一向都很冷漠,这也是崇祯皇帝为什么不喜欢他的原因。

在朱慈烺的诸多大臣里,黄宗羲是最不受崇祯皇帝喜爱的那一个,就是黄宗羲成为教育部大员的时候,崇祯皇帝其实隐晦的提出过反对,但是朱慈烺还是说服了他。

朱慈烺很是看重这位高冷的年轻人,不只是因为他在历史上的成就,更是因为他如今表现出的不凡能力,说到底,他有着年轻人的进取精神,却没有属于年轻人的毛躁。

他是一个非常沉稳的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他都能冷静的去面对,绝对不会有半点的冲动,这个特性,在朱慈烺如今的心腹里,实在是太难见了。

他麾下做事最谨慎的,是范复粹,可范复粹不同,他那谨慎是谨慎过头了,都几乎与一种怂的状态了,除却范复粹之外的众人,各个都是莽汉子,做事就是莽到底,绝不退缩的那种。

比起他们,黄宗羲就多了几分慎重,也没有范复粹那么慎重过头,因此,朱慈烺在处理大事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总是这位黄宗羲。

黄宗羲坐在朱慈烺的面前,虽然他也不知道太子殿下为什么将自己叫过来,但是他知道,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朱慈烺既然叫自己前来,那肯定就不是小事。

朱慈烺眯着双眼,将给李信和宋康年说的那些话又说给了黄宗羲来听。黄宗羲听到中学的难题,顿时皱起了眉头,坐在朱慈烺的面前,却并没有急。

“那殿下这次叫我来,是准备怎么解决呢?”

“我准备将鸿儒学府改建,改建成为京城师范大学,你觉得如何?”

“京城师范大学??”

黄宗羲一头雾水,他好奇的问道:“跳过中学,直接建立大学,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需要老师,而这个大学,就是用来培养老师的。”

“培养老师的学校?”

黄宗羲顿时醒悟,他点了点头,方才说道:“我明白殿下的意思了,不过,我们是否能找到愿意来师范大学的读书人呢?”

“看看他们对小学老师考核的那种热情,你就应该明白,只要能混进大明的体制内的机会,他们就不会放过……这一点你完全放心吧。”

“我们只有四年的时间,因此,在这四年的时间里,我们要培养出一批的过渡军,第一批毕业者将担任第一批小学毕业者的老师,完成过渡……”

从人数到时间,朱慈烺都完全算准了,而接下来的主要问题,就是这四年内到底能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学老师。这件事是非常麻烦的,因此,朱慈烺准备,将这件事交给黄宗羲来做。

黄宗羲身为教育部的主官,负责这件事也是天经地义的,既然朱慈烺给他提供了一个想法,那么接下来的事情,他也有了自己的头绪,知道了该怎么去办。

在从端本宫出来后,黄宗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自己原先的那些学生们。朱慈烺在开设鸿儒学府之后,黄宗羲就一直在培养各种各样的年轻学子们,争取让新儒学拥有更多的人才。

当时的新儒学相当的薄弱,就需要有足够的读书人来为其扯旗呐喊,在这几年里,黄宗羲也是培养出了三四千新学弟子,这些人前往各地,在不同的地方宣传新儒学,渐渐成为了心儒学的中坚力量。

当朱慈烺提出了建立师范大学这个想法后,黄宗羲最先就是想到了这些年轻人,或许在这些年轻人当中,可以找到一些合适的人来担任师范大学的老师。

黄宗羲亲自培养了这些人,当然也知道在他们之中,有哪些人是可以当这个大学的老师的。但是,毕竟这是要培养老师的学校,他必须要想的很周全。

不只是能力,还要在资历上能服众,来这里上学都是些读书人,读书人最是高傲,若是没有一定的资历,未必能让别人心服口服的跟着你来学习。

同时,黄宗羲还联系了一下刘宗周,让他帮着联系一些传统的大儒来学校里。

按理来说,这些传统大儒们对如今的新教育是不熟悉的,他们只能教一教儒学经典,文学,还有少量的史学之类,可黄宗羲还是准备邀请他们前来。

这不是因为黄宗羲打算给自己的老师卖个人情,主要还是因为他身份的转变,原先的他只是新儒学的旗手,完全不必考虑平衡的问题,只要全力扶持新儒学就好了。

可如今,他是大明负责教育的大员,到这个位置上,就定然不能再全力推行新儒学,对传统的理学和心学,他也得适当的让步,让士林不会涌现出太多的矛盾来,把握平衡两个字。

这就是朱慈烺重用他的原因了,若是换个人来,未必能想的如黄宗羲这么周全。黄宗羲在这些时日里,见了很多人,其中有一些是从鸿儒学府出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属于带艺投师的那种,原先就有不错的名声,如今的地位也不低,正适合来师范。

当然,他也去拜见了一些传统的大儒和名士们,这些大儒们对黄宗羲的态度也转变了不少,虽然双方还存在着学术上的分歧,可黄宗羲如今毕竟是披了一层的官方的皮,他们也不能再像从前那样。

黄宗羲给了他们面子,他们也得听话,不然,朱慈烺就会亲自出场来教育他们了。

黄宗羲这些时日里不断的拜见这些人,主要就是跟他们说明师范大学的事情,大明的读书人在这些时日里都在议论教育这个话题。

因为大明各地相继成立小学的事情,很多名士们都被震撼了,纷纷写文来歌颂如今的盛世,内容大多都是无脑吹天子和太子,说明他们启蒙天下的伟业。而黄宗羲,也因为直接负责启蒙天下这个伟业,让很多读书人都羡慕嫉妒恨,当黄宗羲找到他们,并且有意让他们参与到这项伟业里的时候,这些人顿时坐不住了。


  https://vvadz.cc/book/84233034/409264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