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明最强太子爷 > 第219章 教育的难题

第219章 教育的难题


第219章  教育的难题

在京城之内,朱慈烺站在路口,点了碗小米粥,有滋有味的吃了起来。

李信和宋康年坐在他的身边,看着面前的粥,也是有些懵,堂堂大明太子居然在街口吃这玩意,就是当初他们在李自成麾下当反贼的时候,吃的那都比这要好啊。大鱼大肉是免不了的。

自从他们扯大旗有了地位之后,基本上就再也没有吃过这些街头小吃了。

朱慈烺低着头,狼吞虎咽的吃着,他倒是吃的很是开心,他迅速吃完了一碗,抬起头来,看到身边两个人还没有动勺,有些纳闷的问道:“你们怎么还不吃啊?”

李信和宋康年尴尬的笑了笑,方才说道:“这就吃。”

三个人一同吃了起来,那店家是个老头,就在他们面前洗刷着碗筷,朱慈烺又给自己点了一碗,看到老人笑呵呵的将碗端上来,这才边吃边问道:“老丈啊,你这生意怎么样啊?”

那老人笑得很是开心,他说道:“托圣太子的洪福,最近这日子也是好起来了。”

“之前那日子啊……说起来就是苦啊,我那浑家早逝,留下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要我照顾,我这在耕地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两个孩子没能熬过去……”

老人回忆着过去的生活,眼里闪过一丝悲哀,随即又摇了摇头,说道:“自从圣太子施行新政以来,我们家也分到了好几块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我的儿子就去耕地了,全家人也能吃饱喝足了……”

“我那两个女儿在家里弄了台纺织机,这纺织机也是从纺织局借来的,干了六个多月,就把这纺织机的钱给还清了,到现在,她们挣的比我那个儿子还多呢!”

“他们不让我去帮忙,说怕我累着,我就在这里开了家小店,圣太子对我们这些小贩是很照顾的,允许我们在这里卖东西,还少收我们的税……”

老人笑呵呵的说道:“我这也能为家里带来不少的钱,我那儿子也结婚了,孙子也有了,这前不久,我那大孙子去上学了。”

“我这活了一辈子,从来没有见过哪家穷人的孩子能去读书的,圣太子恩德啊,圣太子的恩德,那是历代谁也比不上的,说句大逆不道的,就是历代的天子们,也没有能跟圣太子这样爱护我们穷人的。”

老头是越说越激动,双眼都有些泛红。

的确,朱慈烺穿越而来后,大明百姓们也就过上了好日子,尤其是这些年里,朱慈烺连着施行了很多的仁政,可以说,大明百姓也过上了翻天覆地的生活,全国原先每年都有无数人受到饥饿和寒冬的威胁。

甚至在崇祯十四年,十五年里,有超过三十多万人死于饥饿,数个府县的百姓因为疾病而丧生,那些城池都险些变成了鬼城。就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大明一飞冲天。

百姓们虽然没有读过书,可是他们心里却知道,谁对自己好,他们是知恩图报的。朱慈烺听到这些话,也只是笑了笑。

他来到大明,最初的目的就是想要挽救大明,让华夏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帮着他们脱离那段最黑暗的时期,现在看来,他算是做到了。

就在他们吃着饭的时候,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蹦蹦跳跳的来到了摊子上,老人亲切的让他坐在一旁,从他们的对话里可以知道,这孩子就是老人的孙子。

朱慈烺顿时有了兴趣,他问道:“孩子,学校怎么样啊?都教你们什么啊?”那孩子也不怕生,一一说起了学校的情况,看来这学校还是不错的,这上了几天学的孩子,也能勉强写出自己的名字来,这第一节课,就是教他们写自己的名字。

吃完了这一顿,朱慈烺结了帐,还多给了不少,老人笑呵呵的拜谢。

离开了这里,李信方才低声说道:“殿下仁慈啊,看来,这论民间之声望,古往今来,都没有人能比得上殿下。”

宋康年也是点了点头,当太子的时候就能在民间拥有这么高的威望,这在历史上好像还是第一次,现在就已经如此了,若是以后再登基为帝,那还了得啊。

朱慈烺走在路上,继续说道:“这教育体系,估计还有两三年才能成型,目前小学是差不多了,有如今的模板,其他各县相继设立就差不多了,主要的问题在于中学。”

“中学?我倒是觉得,能设立小学,中学应当也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只需要按着小学这一套,进行考核……”

宋康年倒是不觉得这件事有多么麻烦,或许是小学的成功设立让他也有了胆气。

朱慈烺却摇了摇头,打断了他,他无奈的说道:“说起来,我不担心小学和大学,唯独担心的就是这个中学啊。”

“啊?大学都不担心,为什么要担心中学呢?”

朱慈烺解释道;“小学只是需要启蒙,找几个读书人来,让他们教会孩子们识字,教一教他们算术,问题就解决了,大学听起来麻烦,可是也简单。”

“因为大学是要培养高级精英的,因此只用在全国征召那些专业人士,就如医学院那样,大明不缺那些专业人士啊,若是有必要,甚至可以将科技园的那些科学家们拉过去,让他们边搞教学边做研究。”“最麻烦的就是这个中学了,因为中学是要全面培养学生的,所以不能随便找几个读书人来进行考核就可以,当然,也不能说是去找那些大学者,不说浪费,就是他们的数量也不够啊。”

“我们得找到一批专业的,能从各个方面进行详细教导的老师,他们本身的能力就不能低,同时,也不能太高,若是达到了大学者的地步,那就只能往大学里送。”

朱慈烺无奈的说着,这才是教育体系里最繁琐的一环,也就是中学,此刻跟后来不同啊,此刻的读书人虽然多,但是你让他们去教专业的历史,地理,化学什么的,人家能教吗?

真正精通这方面的大佬,你总不能派他去教一群孩子吧?那都是要留着搞研究的呀。

听到朱慈烺的解释,李信和宋康年也就明白了,难怪殿下说最难搞的就是中学的教育,原来是因为老师这个问题啊,他们此刻都是低着头,都开始思索着这个难题。“殿下,这问题必须要快点解决啊,还有四年,我们这第一批的孩子可就毕业了,若是在这个时候中学还没有设立,那就出大问题了呀!”

朱慈烺点着头,他说道:“我倒是有个办法,不过,还是有些麻烦,四年的时间,就看这办法能否成功了……”


  https://vvadz.cc/book/84233034/409264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