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清穿之瑜贵妃升职日常 > 第五百五十四章 未必不行!

第五百五十四章 未必不行!


  太子失望地看着皇上,继续声音有力道:“因为皇上的政策,民间百废逐渐兴旺起来,御稻、香稻传播,推广的玉米马铃薯更是长势甚好,产量惊人,这两年的粮食产量是往昔一年的七八倍。百姓吃得饱穿的暖,对坊间棉纱的需求增多,“江南织机”、“苏绣纺车”工具得以产生。九弟语言天赋惊人,习得多种语言,一眼便看出当日的《尼布楚条约》,沙俄挖的坑。我们现在制作出的琉璃仅次外夷一点。太医院了解解剖学后......《皇舆全览图》开始绘制,京师附近的长城已成功测绘完,初步得出的图,其精度之高、范围之广,自古未有,其中传教士白晋、雷孝思、杜德美、冯秉正、蒋友仁功劳巨大。眼前一派繁荣景象,皇上现在却要将这一切打回原型,是不是以后连西洋之物也不应用了?”
  太子一桩桩一件件的举出,说到最后,趴在地上痛哭不止。
  太子想到“需求增多,刺激新型工具的产生”是他无意间提及,听得瑜额娘所说,瑜额娘一个常年不闻政事者都比皇阿玛见识远!
  眼泪流得更凶了。
  在场人面面相觑,有的也偷偷抹泪。
  翰林院学士陈邦彦当即站出来:“太子前面言之有理,最后几句,简直一派胡言!”
  康熙脸色一沉,怒喝:“朱方旦斩立决午时即刻执行,太子为监斩官。这段时间,太子也不必参与朝政,去南书房好好读读书。退朝!”
  康熙说完就走,看也不看还跪在地上哭的太子。
  在太监“退朝”的声音中,所有大臣纷纷朝着皇上跪下。
  康熙回了书房,就开始摔折子,抱怨道:“你说说,太子这个性子是随了谁呢!”只语气里又有一丝说不出的骄傲。
  梁九功赶忙上前,躬身小心翼翼说道:“皇上息怒。太子殿下聪慧过人,却才年轻气盛,行事急切了些,皇上莫要太过动气,保重龙体要紧。”
  康熙就不爱听这些话。
  瞥一眼他,就出了门。
  “去景仁宫,将东西带上。”
  梁九功收拾桌上的折子,思考刚才他说话不妥之处。
  ......
  不知过了多久,耳边寂静无声。
  太子埋在地上的头才抬起来,起身,李蟠也起身。
  轻轻地说了句:“殿下大义,朱方旦若知殿下曾为他求过情,死也足矣。”停顿后,轻轻道:“臣以为,朱方旦不是个例,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朱方旦。臣,告退。”
  那样奇特的学说,他心生无尽探索之意。
  人死了,书烧了,留在心上的痕迹不会抹去。
  李蟠的背影消失,太子往刑场奔走。
  是这样吗?
  若无数个朱方旦死去,天下还有谁敢冒死创作新学?
  中秋裹挟酷热而去,冷风侵袭入体,太子走出殿外,不太明朗的天空映入眼中。
  远方一个太监疾步朝这个方向过来。
  “天气冷了,娘娘叫人送来大氅,殿下穿上吧。”
  “代孤回去谢过瑜额娘。”簌簌穿衣后,太子裹紧月白华氅,朝宫外走去,嘴角浮起一抹微笑,双眸中痛苦没去继而露出一丝坚定。
  康熙二年,庄廷鑨出资撰写《明史》之案,七十人斩决,流放者数百人,震惊一时。
  如今,朱方旦等案,血流成河。
  这些年皇阿玛的政策很好,出现这样的动荡,谁也想不到,可他偏要做那迎浪前行舟上的人。
  皇阿玛做不到,他未必不行!
  ......
  康熙饮一口茶,道:“那月白锦缎似有些眼熟。”
  “是啊,皇上前不久送来的,我特地叫人做了衣裳。那件云海纹的,绣纹边缘用金线勾勒,隐有霞光闪烁,正适合太子。”纪宁平常一般说着话,“另一件,我叫人做了......”
  纪宁笑眯眯又道:“不过这两件都不适合皇上,索性冬天要来了,我瞧了一件好料子,不若做厚些给皇上。”
  儿子的,她可以不做,皇上的,她便自己动手吧。
  话说完,皇上的神情没有变,纪宁就是觉得他愉悦了些。
  康熙被捋得很舒服,想着太子的事,眉眼又肃穆了几分,终究是什么没有说。
  大氅是当着皇上的面送去的,皇上气恼嘀咕了一句,却再未说什么,证明还是心疼这个儿子的。
  纪宁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却大概知道皇上在做什么。
  文字狱,终究不可避免。
  纪宁拿出了册子,说着给胤祚选六福晋的事。
  她比较中意胤祚自己选,但皇上不允。
  皇上选的几个人,她看了,简直是将六阿哥架在火上烤。
  经举国之力培养出来的太子,只要没有走上歪路,哪怕是她的儿子,也不能抢。
  纪宁撒泼生气卖乖,最后才各自退了一步。
  她温柔明亮的眸,康熙直视不下去,坐立难安,正待走时,听到她要给胤祚选某侍郎之女完颜氏,口中满是夸耀,当即不愿了。
  三品文职如何当得胤祚之嫡妻。
  两人讨论得激烈。
  康熙心中的谋划不需要胤祚做什么,愿意在这件事上给她足够的尊重。
  纪宁一点一点摸探皇上的底线和意图。
  ......
  朱方旦死后。
  太子双眸通红,攥紧拳头,回到毓庆宫,脑海中法场一幕久久不去。
  冷静下来,太子坐在书房中,翻开《律历渊源》。
  这是皇阿玛结合西方理论编撰的天文历法。
  宫里头的西方书籍,都是有关天文地理算术的,那么,海的另一边,他们的风土人情,国家政策是怎样的呢?
  民间祸乱不断,是否有其他不知名书籍思想传入开来?
  次日,太子便开始与众位弟弟,同入南书房读书。
  成年阿哥在几个个头矮的阿哥中格格不入。
  太子面上挂着温和春风笑意,似没有一点再次上学的羞愤。
  六阿哥没有具体的差事,还在南书房混日子。
  听闻昨日之事后,满心欢喜等着人,心中佩服不止。
  看到二哥来到,眼睛亮晶晶,悄悄在其耳边说道:“哥,你好棒!我支持你!”
  他要是敢那么在朝堂上怼皇阿玛,腚怕是要碎成几瓣儿。
  太子心中微暖,六弟支持他......


  https://vvadz.cc/book/97279766/411593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