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清穿之瑜贵妃升职日常 > 第五百五十三章 太子不甘呐

第五百五十三章 太子不甘呐


  “五年前,广州十三行豪强缙绅赵德谋靠其叔父傅大强,谋得南海县海关书吏职位。此罪一。此官不大,却掌握关税征收要务,赵德谋利用职务之便,与南海县海关监督赵鸿途勾结,大肆贪污,近两年仅贪污高达五十万两银。此罪二。赵德谋集结富商,与外夷勾连,散播“资产阶级崛起”言论,煽动情绪,引得民心惶惶,叵测不轨。此罪三。当绞。”两广总督吴兴祚高声禀道,字字愤恨,手心里却黏腻不已。
  赵德谋家已经抄了,人已经入了大狱,就差一道名正言顺的圣旨。
  吴兴祚还愁仅仅是散播言论,恐不够,这一查,才知赵德谋私下做的勾当。
  赵德谋身为广州十三行的一家,哪里缺了这些银子。且圣上治下,与前朝相比,商税很低,更禁止以官压商。赵德谋不知好歹,贪得无厌,仍言官家剥削商人。
  证据俱在,罪名成立。
  毫无疑问,赵德谋被按律施以绞刑,抄没家产,其全家流放为奴。
  朝中所有大臣都唾弃了一遍赵德谋。
  太子低着眸,心里胸口闷闷的。
  这人该死,法亦没判错。
  可他却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
  两月已经杀了太多人了,算上赵德谋,达六十人之数。
  所有的处罚言行正派,似都在为民忧虑。
  这会儿,已经谈到朱方旦了。
  翰林院侍讲王鸿绪义正词辞,指责朱方旦”诡立邪说,煽惑愚民“,列举了三大罪状:“诬罔君上、悖逆圣道、摇惑人心”。
  太子心中呵呵一笑。
  朱方旦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连他都知道这个人。
  朱方旦擅医道和气功,自称“二眉道人”,称能预知未来,可用“意念”来治疗疾病曾为裕亲王福全之妃治疗难产,通过“意念”发功,王妃安全分娩,在北京城内声名大噪,吸引了大量民间信徒,著有大量文章书籍。
  真是讽刺啊。
  不过是书中思想——意念、思想、记忆藏于人脑,观点从脑内释放,与皇阿玛的朱程理学的理论基础相悖。
  董国兴参了,王鸿绪参。
  两年间,太子学了许多西方知识,其中就有解剖学,太子知晓人体结构奥妙无穷,若意念、记忆真藏于脑中,这实为对人体自身认识的一次大胆探索。他听了朱方旦学说,都产生了对脑部功能的重新研究,更何况是太医院的那些老头,如此,以后对待头部疾病会不会更加着重脑子,而不是心,有限的医学技术会不会就此发展呢。
  太子联想间,耳边忽听到“立斩”两个字,浑身僵硬。
  太子握紧手心,为什么,他的皇阿玛是这样的!
  “其下弟子陆光旭、翟凤彩、顾齐宏等“造刻邪书,传播中外”,被判为斩监候,其余根据严重程度罚以流放、充军、拘禁、罚没财产。严查书籍,对收藏书籍者......”
  太子憋了两月郁气。
  是皇阿玛教他们学了西方知识,又是皇阿玛带头抵制所有开放思想。若没有接触西学,太子也只会认同,朱方旦该死。站在太子这个位置的角度,朱方旦也该死。
  可,他就是不甘啊!
  “其下弟子若阻挠官方办案,一律以同罪论处。”
  太子满腔愤怒,抵达喉间,正待转身跪下。
  一声铿锵有力的声音传来,“皇上,臣有话说。”新晋状元李蟠站出来道。
  李蟠颇受皇上赏识,入职便是翰林院修撰。
  康熙面色一如前面威严:“你说。”
  李蟠好似不知,道:“臣闻朱方旦一案,民间颇有议论。虽有悖逆之嫌,然其医术高超,救人无数,深受百姓爱戴。所谓邪说,或为探索未知,非有恶意。臣以为,朱方旦若能改过自新,将所学用于正道,便可为社稷作出贡献。圣朝宽宏大量之德,请皇上宽恕,令其有机会赎罪。”
  此话一出,其他人看傻子一样看这个新晋状元。
  皇上不悦,“嗯?”一声,有大臣立马站出来指责李蟠。
  太子转身“砰”地跪下,高声道:“皇上,儿臣亦认同李蟠之言!”双眸清晰似诉说着朱方旦的委屈。
  李蟠诧异又感动望一眼太子。
  两月没有开口的太子,今日怎么就插嘴了。
  太子公然站在皇上对立面。
  底下朝臣面面相觑。
  索额图冷汗都冒出来了,太子是在作什么死啊,死一个朱方旦有何干系,便再死个新科状元也不是事,可太子的威严不能丢!
  连忙站出来道:“臣瞧着太子殿下刚才似在假寐,怕是听岔了李修撰的话。”
  上朝睡觉,便是不敬皇上,可哪怕不敬皇权,也比动摇社稷根本之罪要轻些。
  索额图眼巴巴瞧着太子,希冀他说出是自己听糊涂了之语。
  李蟠也望着太子,眸中有失望,沮丧,和一点微末的企盼。
  康熙眸色不明,声线隐忍着怒火,“太子,你在说什么?”
  这加剧了太子心中的那口气,忍不了一点,刷刷走下台阶,跪在大殿中央,字字似泣血:“朱方旦的观点,或许能为太医院提供一条新的治病思路,造福天下苍生,大清就是需要这样更多的有识之士!”
  话音落,康熙神情沉凝似铁,满朝都屏了息凝了神,呼吸声压到最低,低眸看脚。
  李蟠惊愕地瞪大双眼,太子殿下一开口就一鸣惊人,这是要为前面所有死的不清不楚和后面前仆后继的人求情啊!是在质疑皇上从前的决定啊!
  索额图立时全身麻木,面容失色,动弹不得。
  心里只有两个字“完了!”
  康熙双目如炬,猛拍龙椅扶手,发出一声巨响,“朱方旦妖言惑众,罪不可赦。尔等再敢为之求情,严惩不贷!退朝!”
  心里叹道,朱方旦是个人才,可不该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宝成不愧是他的儿子,可不该在此时开口。
  李蟠眼中悲愤无力,对朱方旦能活彻底不抱希望,那句“严惩不贷”一看便知是皇上为太子留的后路,他再上奏,便是“同罪论处”。
  听在太子耳朵里,是“朕的决定,岂容置疑!”八个大字。
  太子不平呐。


  https://vvadz.cc/book/97279766/411593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