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清穿之瑜贵妃升职日常 > 第五百五十章 两年后

第五百五十章 两年后


  民间太湖流域传闻皇上派索额图与明珠到江浙选妃,惊得百姓恐慌,不论门户、年龄,纷纷礼仪速行婚配。
  才打完胜仗,传出此等谣言,颇有些急不可耐之做。
  康熙不悦,着人查清明事实,澄清真相。
  却也并未放在心上。
  某大臣趁此提议战事平息,后宫许久未进新人,此时充实后宫,延续皇室血脉不失为最佳时刻。
  几年间,皇上只给皇室宗亲成员纳人,自个一个不要,后宫独瑜妃一人不衰。
  更怕空穴来风。
  康熙眉眼微蹙:“战后国家正百废待兴,此时选秀未免劳民伤财。”
  再有其他几位大臣劝言,“选秀合乎礼仪规制,应天命,合人伦,为安邦定国之要略。”
  期盼自家女儿入宫赢得盛宠。
  康熙看向户部尚书:“辰岳以为?”
  王骘一愣,站出来回道:“今年已过大半,恐来不及,不若明年早春。正应皇上之言,亦可好生修养。”
  南巡大部分需用,从皇上内帑中出,但开支杂乱,仍有部分出自国库,牵扯到户部。
  南巡和选秀两项用度加在一起,又是战后,百姓负担又重上一层,王骘忧心,但皇上将尽十年未纳新人却也是真。
  但户部就是再穷,这笔银子也要掏。
  康熙问:“若选,需多少白银?”
  王骘年纪大,记性不太好。
  底下官员禀,二到五万两之间。
  登记造册、各秀女的集结、运送,场地安排,人员调度,官员薪酬赏赐,秀女的吃穿用度及选中之后对其家人的赏赐等等。
  所费根据人数地区的不同而波动。
  这话给康熙眉上划出两道褶皱,摸了摸自己刚长出来的胡茬,道:“辰岳言之有理。只边境未安,百姓吃不饱饭者大在,朕无心选秀。况今年宗亲几个娶妻的,朕已有了人选,后宫嫔妃众多,朕也不缺子嗣,选秀不急。既如此,折合两万银便投到军用上。”
  王骘疑惑乍解,连忙道:“皇上圣名。”
  皇上本不愿选秀,才询问他的意见。
  他看皇上巴不得将大半国库白银用到造大炮上。
  王骘有预感这样的事情怕不会是第一次。
  其他人见状,也只得附议。
  收缴税银一事。
  太子记起瑜额娘说的奴大欺主之事。
  首先便从自己手下查起。
  一试探才知,他手下亲近之人借银者大在,其中又不乏各种“艰难”“苦衷”,若用自己的银子替他们还了,那他还怎么继续收缴呢?
  发生在自己身上,太子才觉此事艰难。
  太子又高兴,这是皇阿玛第一次将如此棘手之事交给他处理。
  与四弟、六弟商议过后,太子麻了。
  一个主张铁血手段,一个主张借助皇子身份“碰瓷”。
  叹道:“一个是树敌无数,一个是丢尽脸面,后一个,皇阿玛知道,可能会连带着我也揍一顿。”
  太子如法炮制,分批次询问了所有阿哥意见,为了不区别对待,连小不点小九小十也问了下。又不能落得个苛待弟弟的名声,是以,真正做事上,太子便未叫两人插手。
  太子所做的一切,康熙看在眼里。
  早已准备好,当儿子碰到了石头,便将那几个借国库之银盈利,一月贷便有五千进账的人揪出来,以儆效尤,表示他誓要收缴欠银的决心,以防官员侥幸拖延之心。
  却不想。
  太子不愧是太子。
  有了处理自己手下的经验后。
  将欠款之人分门别类,逐一击破。
  揪出了几个毒瘤,证据俱在,请罪论处,抄家免职。
  充分利用皇上的圣旨,携领几位皇子,将每个哥哥弟弟的作用发挥到最好,又实行一定奖惩制度,成功收回大半。
  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收缴,铁血柔情兼并。
  康熙准备的一切落了空。
  对每个有成的阿哥进行嘉奖。
  太子做了实事,又做成了,还做得挺满意,在纪宁面前忍不住流露出几分少年的意气风发。
  纪宁心头喜悦千百,对太子她给予深厚期盼。显而易见,太子的出众并不只在读书上,做实事上,有自己的想法和原则。
  也不愧是端水大师,例如大阿哥,上过战场,手上见过血,眉宇间带着凶狠的傲气,在众皇子中威风最具,用其名声,对于某些大臣一吓便成。四阿哥已初具一板一眼、刚直如铁的性格,太子便让其收缴部分宗亲的欠银。等等。
  纪宁坚信她的抉择没有错。
  忍不住在皇上面前夸了几句,毕竟现在也算是她儿子。
  康熙道:“他还缺历练,可不能太纵容他了。”
  哼,才一件事,这么嘚瑟,以后怎得了。
  纪宁:“哦。”又笑道:“也是,皇上才是真真厉害,太子以后要经历的,可多了。”
  康熙弯弯眼睛:“南巡备物已好,近来便可启程。只是大战过后,不可再大动干戈,此次朕意微服私巡,路上免不了更辛苦,吃穿也许不合意,你可要去?”
  此次南巡,还是由太子监国。
  索额图,未在南巡名单之中。
  纪宁想到心思不轨的索额图,忧心忡忡。
  可有些事情,哪怕阻止了一时,没有按照历史上的轨迹发生,却以另一种状态出现。如何,全在皇上心中。
  她能说的,她都说了。
  “我自然是要跟去的,那些辛苦比起皇上不算得什么。皇上轻装出行,那我也随便带些......”
  一处府宅里。
  “老爷,那些东西可还要?”
  索额图叹气,摆手:“暂时不需要了,先放着吧。”
  管事也无奈皱了眉。
  索额图望着门口,黄昏时候,天光微暗,漏出一缕彩霞,霞光照目。
  却没想到,太子油盐不进,便是两年。
  而这两年。
  因漕运通南北,每年因在漕运上损失的粮食便不少,带来极大困扰。皇上加大力度治水,考察建堤疏浚设水关,大量投入人力财力,建堤修河道,治贪腐,河道总督稍换了又换。
  皇上加大了“恤商”的力度,物品可进行跨省交易,在全国流通,不许海上贸易私人在外造船,官家便造船,卖给商人。设置一系列底线,例如商人结党威胁皇权统治地位,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严重影响百姓生活,不按规定缴纳赋税等。
  ......


  https://vvadz.cc/book/97279766/411593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