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第一个计划,光刻机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野狗骨头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每天五章奉上,书没了还给大家五章,诚意可以吧
……
"这是什么玩意儿?"机械车间的老马皱着眉头问道。
"这,"李明远的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是能够彻底改变我们军工电子技术的关键装备——光刻机。它能够制造出比头发丝还细上百倍的电路线路!"
整个会议室瞬间炸开了锅。
"头发丝还细百倍?这可能吗?"
"线路那么细,肉眼都看不见了吧?"
"用什么材料做?怎么检查质量?"
李明远举起手示意大家安静,"请大家先听我说完。这台机器的核心理念是利用光的特性,将极其精细的电路图形转印到特殊材料上,从而制造出微型电子元件。"
材料组的老刘是第一个站起来的。
他摘下老花镜,认真地看了看黑板上的图纸,又戴上眼镜,摇了摇头。
"李工啊,"老刘语气中满是疑惑,但并非全盘否定,
"你说的这个'光刻'...是用光来画电路?这怎么可能比我们现在的机械划线更精细呢?"
李明远笑了,"老刘,你想想,光比机械工具细多了,对吧?我们能控制光,就能达到机械无法达到的精度。"
老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眼中仍充满怀疑。
仪器仪表车间的王主任接着发问,声音有些激动,
"李总工,我在北极熊国学习过五年,从没听说过这种技术!你说用光刻画这么细的结构,别说咱们国内,就是北极熊和敌国,有这种技术吗?你真的有全套设计?"
电工组组长张师傅也忍不住了,
"退一万步说,就算真能做出这么细的线路,这玩意能实际用在我们的无线电和火控系统上吗?电阻电容还能造这么小?靠谱吗?"
李明远并不慌张,他早料到会遇到这样的质疑。
事实上,如果没有人提出疑问,反而会让他担心——这种级别的技术革命,如果没人质疑,那才是真正的问题。
"各位的疑问很有道理,"李明远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
"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技术的基本原理。"
他开始在黑板上画图,简单勾勒出光刻机的工作流程。
"想象一下照相机,它能把景物通过镜头投影到底片上,对吧?光刻机就是一种特殊的'照相机',它能把极其精细的电路图形,通过特殊的光学系统,'照射'到涂有光敏材料的硅片上。"
李明远继续解释,"这种特殊的光敏材料叫'光刻胶',被光照射的部分会发生化学变化,然后通过显影、蚀刻等步骤,就能在硅片上形成精确的电路图形。一次曝光,能同时制作成百上千个完全相同的电路元件!"
会议室里的人都听得入神,虽然大多数人还是一头雾水,但直觉告诉他们,这可能是个了不起的突破。
"这就是未来的'集成电路'!"李明远掷地有声地宣布。
"集成...电路?"老刘困惑地重复着这个陌生的词汇。
整个会议室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安静。
大家面面相觑,没人敢贸然发言。
"集成电路"这个名词,在这个年代的龙国,几乎没人听说过。
李明远看着众人迷茫的表情,意识到自己可能走得太快了。
他需要用更通俗的语言,解释这个对他来说再熟悉不过,但对当代人来说却无比陌生的概念。
"让我换个方式解释,"李明远拿起粉笔,"大家知道我们现在的电子设备,比如无线电,里面有什么吗?"
"电子管、电阻、电容、变压器..."几个技术人员开始列举。
"对,"李明远点点头,"这些元件都是独立的,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形成电路。而集成电路,就是把这些元件'集成'在一块小小的硅片上,它们不再是独立的,而是通过极其精细的线路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这...可能吗?"有人小声问道。
"不仅可能,而且必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李明远坚定地回答,"我手里的资料包含了完整的光刻机设计和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只要我们能够按照这些资料建造出光刻机,就能实现这个技术革命。"
一时间,会议室又安静下来。这个构想太过超前,许多人甚至无法想象李明远描述的那种微型电子元件会是什么样子。
"李工,"厂长老孙终于开口了,声音显得有些迟疑,"这个...光刻机计划,需要多少资源支持?时间上...来得及吗?"
李明远早有准备,立即从那堆资料中抽出一份详细的预算和时间表。
"按照我的计划,我们需要组建一个专门的团队,包括光学、机械、电子、材料等各领域的专家。初步预算约500万元,时间上..."他顿了顿,"如果一切顺利,三个月内可以完成第一台原型机的建造和测试。"
"三个月?"老孙瞪大了眼睛,"这么快?"
李明远点点头,"是的,我们别无选择。敌人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而且,我已经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简化设计、替代材料方案等,最大限度地适应我们现有的工业条件。"
会议室里的气氛微妙地变化着。怀疑、惊讶、兴奋、担忧...各种情绪在人们脸上交替闪现。
"我想听听更多技术细节,"电子工程师小王终于忍不住了,"这个'集成电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李明远笑了,他期待这一刻很久了。
没什么比向真正热爱技术的人解释前沿科技更让他兴奋的了。
"好,那我就详细解释一下。"
他走到黑板前,擦去之前的内容,重新开始画图。首先,他画了一个传统的电子电路板,上面布满了电子管、电阻和电容。
"这是我们现在的电路板,"李明远指着图画说,"体积大,元件多,布线复杂,容易出故障。而且,每一个元件都需要单独制造,再手工焊接到电路板上。"
然后,他在旁边画了一个小小的正方形。
"而这,就是集成电路——我们也可以叫它'芯片'。"
https://vvadz.cc/book/99722586/386266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