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农女重生:再嫁残疾相公 > 72,地主娘子

72,地主娘子


堂屋下面连连传出不同程度的抽气声。

窃窃私语道:“好大的口气哦,一开口就是一百两。”

“我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银两。”

“天啊,真当他们的银子是天下掉下来的,大风刮来的吗?”

“一百两是让他们把刚盖的大房卖了凑吗?”

里长老头的老脸臊得冒烟了。

林忆:“里长伯伯可真看得起我们,随随便便开口就是一百两。”

里长摇摇头,商量道:“一百两太多,你看拿五十两也行,咱们村里再勒紧裤腰带凑凑。”

李长泽摇摇头。

里长脸色由红转黑:“不够?不肯?”

林忆:“都不是,里长伯伯开得这个口,我刚才说了,刮也刮出来给你。”

她停了停,“但这趟掏了银子,我们家就搬空了。原本鸭子卖掉的这点钱,是打算攒着给大房添几张桌子,买几张案的,你们也知道,我们那大房盖好到现在,有两层还空着,没钱添置……”

里长老头听出她的意思了,我不能白掏钱,你拿什么来换吧。

“那老四你的意思呢?”里长老头问。

“我听我娘子的,我就这么点家底,你们要全掏光,总得给我们点念想。”

里长老头捻了捻指腹,很好,小两口一至对外,默契得很。

“那忆丫头看中什么,你跟我说。”

林忆:“现在村里能有什么,好田乡亲们都瓜分完了,这样吧,我们荒山那边,一种往南往深里走,有十二三座,我看都是我们村的地界标,一年除了捡点山货,也没人往那钻,干脆收我们名下得了。再说今年流民闹得这样厉害,这山货也是收不了,影响不到大家。”

原本大伙还有点遗憾今年捡不了山货换钱的,一听今年收山货都受影响了,也就无所谓了,那些岭上又远,没谁愿意去,人气最高的时候估计就去年秋季。

因为老四家收山货,去捡的人才多起来。

“那些岭除了一点山货又没有其它产出,你们要来干什么?”里长眼里闪过一丝探究的精明。

别人可能确实是没用的东西,对这两口子来说,却不一定,这一年多来,同样的事例他可是看多了。

林忆苦恼道:“村里也没有别的可以换给我了啊,要么你把村里的良田随便置换几亩给我,我就当高价置的,我也乐意。”

他去那给他们弄良田,有良田归到自已名下不香吗?

那些荒山远岭本就是没人要的东西,她拿了银子换,他管那么多干嘛。

忙推拒说:“换岭吧,现在哪有的良田。”

林忆丧着脸快哭了:“五十两银子够普通人家一辈子的嚼用了,用来换十几座没人的远岭,我娘知道定要教训我。”

堂下的人也正是这样想的,看着林忆的眼神,多少都有点觉得她败家的意思。

林忆道:“我是为了大伙,为了李家村才同意的,你们以后可不能忘了我今日的牺牲。”

是啊,她又不是甘心情愿的,全是被他们这群人逼的啊,还是里长带头的!

“不会,不会,老四媳妇,乡亲们都记着你的好。”

里长老头道:“干脆就划个整,荒山那边以南全部的岭都归你吧,方圆百里是有的,你看着能怎么用就怎么用,自已划个地界,村里就不管了。”

林忆只好接受这个安排:“行吧。契纸呢,这么多银子都拿了,别给我立口头契约,那我真的要跳河了。”

里长夫人忙说:“不会不会,我们哪会让你吃这个亏,我马上去给你翻契纸,上次官府拿过来,一直没没处理呢,那地儿是真没人要。”

里长安慰道:“方圆百里的地界这话说出去,跟地主似的,听着也不亏。”

林忆斜了他一眼,“不亏里长伯伯拿银子置了吧。”

里长老头尴尬地笑笑。

林忆让李长泽回家拿银子。

好了,这下全村都知道,李老四家的家底都被掏空了。

有人在他家帮工的人家,现在一边心里感触这两人肯拿出五十两白银来,一边又很担心家里人会被退掉活计遣回来。

等李长泽拿了银子回来,契纸也早已准备妥当。

两口子仔细看过契纸内容,确认无误,才一张张按下手印打下标记。

林忆一手拿契,李长泽一手交银。

白晃晃的五十两雪花银,看得堂下众位乡亲眼都不错,很多人几十岁了确实还没机会见过这么多银子。

里长收好银子,“余下的部分,大伙不能再说太难什么了,你们难,难得过人家老四,你们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已,但凡对李家村有一点维护之情,都应该知道要怎么做。”

小两口根本不想听里长老头动员别个。

林忆把契纸收到怀袋里藏好,方圆百里啊,天,她现在只想找个隐蔽的地方放肆的好好乐一乐。

什么叫心想事成,这就是!

“我们先回去了,里长伯伯,婶子,还有各位乡亲们,银子我们已经拿了,希望可以为李家村出一份力。”

大伙都跟他们道别,里长夫人把他们送上骡车才转回去。

李长泽长鞭一扬,骡车嗒嗒嗒的向荒山小院跑起来。

一直走出很远,里长那房子已经成了个小黑点,林忆才放声大笑起来!

“高兴坏了吧。”李长泽摸摸她的头发,看她愉悦,他也跟着整个人都放松了。

“嗯嗯,可不嘛。我原还苦恼如果里面积尽可能大,得花多少钱呢?”

她摸着胸口大喘气:“方圆百里,我的天,我是个地主婆了是不是,我竟然有方圆百里的山岭地。”

李长泽从善如流,“嗯,地主娘子。”

“嘻嘻……我要挑一天,先去画地标,圈地界,让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我的地头。”

其实不用怎么圈,只要花些人工,把属于他们的山头,沿着最外沿连成一线,全部种上一圈刺木就可以了,等它们长大长密,长成小树的样子,再加种一圈蒺藜,就成了最显眼,最清晰的地标。

所有李家村的人都知道,凡圈了刺木和蒺藜的,就是小两口他们家的地头!


  https://vvadz.cc/book/58528122/678523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