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稻收不收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玄鉴仙族
021579 豆乳羹一经推出,便引起了一波热烈追捧,比起去年的板粟酥更具冲击力。
点心铺赚钱赚到手抽筋,对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靠着一碗小小的豆乳羹做主打,在各个城镇狂开分店。
这个月已经连开三家分店了,林忆不得不扩大生产间,又招了几个短工,把原本的短工晋升为长工,带着新短工做事。
周氏也做了名副其实的管事,月银提到一两半,这在李家村绝对的独一份,整个李家村都酸到快得红眼病,连她的公婆在村里闲逛,都开始有人上赶着巴结了。
只盼着那天李老四家再招人,能钻一钻周氏这个后门。
施工队的进程日新月异,仲夏时,四层主体全部完工,在原定的三层上又加了一层。
一二层作为工作层,一层是制作间,二层为成品间。
小两口的窝则直接挪到了四层上。
虎崽子越长越大,大伙后来都知道了有这么个凶猛的大家伙存在,特别黏林忆,去哪都跟着。李长泽有这么个大家伙,林忆单独一个人去哪都多重保险,也就不再理会这些小事。后来直接也丢到了后山里,不时上去看看,底下的人就几乎没见过了。
在新一趟夏收来临时,他们的房子彻底完工。,有钱了,他们还专门整个院子加了一道石彻的防御工事。
从外面看,跟大户人家那些森严大宅毫无区别,气派极了。
小两口感念施工队各位尽心,结清工钱后,在入伙前给他们先专门办了几桌席,以表谢意!
还另外一人发了一百六十八文的喜钱。
所有人都喜气洋洋的。
正式入伙反而没有多铺张,就请了李木柱一家子,老屋的人明面上怎么都要叫上的,有里长在,也不怕他们闹妖。
林忆听说李金贵他娘已经好得差不多,一个人也能自理了,李木柱听他说,过几日安置好他娘,想出去闯一闯,便也给他娘俩私下送了半桌席面过去。
新房子就这样落成了,无论样式、大小,气派程度,都是李家村前无古人的。
连里长娘子都忍不住眼馋,满脸羡慕!
忙忙碌碌中,夏收转眼就来了,再多三日,田间就会出现人人提镰收割的农忙场景。
林忆不种稻,也不清闲,每天沼泽田和后山养殖场都要转一转。
她思索着给干脆给大伙放几天农忙假,像王小英这种,她家大能田里的活是指望不到的,只能自已上。
有实际困难!
也奇怪,这几天屋里屋外突然多了好多虫子,林忆起得晚,大多时候都被小英他们早来干活的收拾干净了,一直也没上心。
最后实在多到有点夸张了,她才觉得不对劲。
中午周氏才指使人清理过,下晌午休刚起来,又落了一层。
“这是怎么回事?都是些什么虫子?”林忆问。
周氏活了二十几年也没见过这种情况:“仔细看过,好像是什么蝗虫一类的。往年这个时候也有,今年特别多,这几日屋里屋外一层一层的。倒便宜了田里那些鸭子。剁了和在糠碎里,它们可喜欢,这几天见天的长膘。”
李长泽从屋个进来,林忆眼尖的瞧见他外袍上也落了两只虫子,近前帮他拔了去。
“今年夏收情况不妙,今日就放假吧,大伙加急把家里的稻收了,别出什么意外。”
他不止一次从一些史书上看过关于蝗虫过境,颗粒无收的惨绝境状,面对这数量繁多的小东西,也难免心惊!
“嫂子,那通知她们今日就放假,现在直接可以回去了,把长泽哥的意思转达给他们,至于他们自已怎么决定,我们不管。”
周氏应是,去和大伙说了东家的意思,跟李木柱一起,匆匆回家赶收去。
原本这稻还得长几日,才是最好的时候,现在听东家这么一说,却不好等了。
长泽兄弟这半年来,诗书上多有进益,懂的东西也越多, 别看忆丫头管着钱,大事上还是很听长泽兄弟的。
像如今,长泽兄弟一说要放假让大家提前收稻,她马上就同意了,这说明忆丫头是打心眼里认可长泽兄弟的这些决定的。
从李老四家回去的帮工,都提早收稻了,乡亲只当他们是为了赶假期,根本不信他们说怕有变故的那一套。
有些乡亲甚至说:“哎呀,小英,你家大能又指望不上,趁着假可不得马上收嘛,不然到时能求谁帮忙,就算是这样,也不能胡乱忽悠我们啊,说什么怕生意外,这不是胡说八道嘛。”
王小英:“他大娘,不骗你,我东家给我们提的醒,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这损失就大了,你们要是有空也先收一点吧。”
“李老四现在是赚大钱了,但也不是神算子,你要是说你们那边又招人了,那我肯定让我儿子去试试。但说夏收,我可比他多吃好几十年米,他说的我还能不懂?我可没看出什么意外的样子来。”
王小英紧着收割,不想与她纠缠:“我就提一嘴,大娘觉得我说的不对,不信就是了,我这还是要收的,你也说了,我家大能指不上,自已一个人有得赶。”
她看了看这个自恃几十年种田经验的大娘,在她否决了东家的提醒后就觉得这人分外碍眼,只想快点把她打发走,便话头一转:“要不大娘来帮我一把,也好早早收工,到时我一定好好招待你。”
大娘闻言一拍大腿:“唉呀,我说一大早的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家里的鸡没喂,我先回去了,小英你忙着哈。”
而另一边刘小娥回了家,也是让家里抓紧收割的事,还说这是东家提的醒。
李老四自从赚了银,在村里说话慢慢就有了威信,只是这次却不怎么灵。
刘小娥自从做了短工,又升了长工,在家里的地位就不同了,一月五百文的收入,在家里说是呼风唤雨也不为过,连公婆都时不时就看她的脸色。
这次婆婆好容易在自已擅长的领域里可以反击一次,自然是死守不听。
“李老四手咋那么长呢,管东管西,这还管到咱们地头上的事上来了。他才种了几年田就敢说这样的话,老婆子我种了几十年田,没看出有什么不妥!”
她手到门口指着门口田的稻子继续说:“你自已看,如今的日头好,再晒上四五日,到时脱出来的稻米又大颗又饱满,现在紧着收了,米尖都还青着,囤都不耐囤,一个没弄好,就发霉了。”
其实吧,这事刘小娥心里也没谱,她嫁过来就没做多少田里的活,可以说没经验,但东家这样说,肯定有他的道理。
天天见他都在读书,懂的比这些种几十田的人多也不奇怪,不然怎么李家村那么多人,单单就他们家赚银了呢。
远的不说,如今那日日做几十桶的豆乳羹,村里做豆腐的,卖豆腐从祖上就开始卖,偏让东家娘子在豆腐渣子里发现了财路。
几十年经验也不见得比读书多的人懂得多,那东家里开支那么多,东家娘子帐本一划,出入多少就门儿清。这村里谁能比。
“总之我已经与你们说了,一起帮工的都回家开收了,你们不收,真的出了意外,可别赖到我头上。”
https://vvadz.cc/book/58528122/678523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